第19部分 (第1/4页)

说罢,叩头不止。

如果李思明所言属实,那的确构不成犯罪,属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利用,可关键是怎么证明李思明并不知情,还是心知肚明却明知故犯。

其他人的证词对李思明极为不利,永琪吩咐暂时收监,择日再审。待李思明下去之后,永琪问盐运使道:这一带有些什么帮会盗匪之类?那盐运使回道:在江浙沿海一带,有一个秘密帮会,以红花为记,自称红花会,帮众多是漕运水手,他们控制码头,贩卖私盐,官府曾多次打击,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永琪说道:王大人,能说得更具体一些吗?那盐运使回道:近年以来,私盐大行其道,贩卖私盐已经成为暴利,一些不法之徒因此挺而走险,他们越聚越多,最后结成团伙,又有一些前朝余党从中蛊惑,渐渐形成秘密帮会,红花会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他们同拥护台湾郑氏家族的天地会,串通一气,相互勾结,据传他们的总舵主陈家洛,此人庐山真面目,下官也不曾见到过。永琪道:关于这位陈家洛的名号,我亦有所耳闻,只是一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夜里永琪依然下榻在江府,闲谈之际,永琪有意无意之间,拐弯抹角地向江鹤亭询问一些关于乾隆早年扬州之行的事情上来,江鹤亭怎知永琪的真实用意,尽自己所知,和盘托出,据江鹤亭所言,雍正三年,大将军年羹尧被贬杭州,雍正欲治年羹尧死罪,一些大臣附和,当时还是宝亲王的弘历力排众议,以为年羹尧罪不至死,为此还亲自来到杭州见年羹尧,途经扬州,下榻江府,故而有些事情江鹤亭是知情者,永琪在心里面其实是更想知道一些关于额娘愉贵妃的事,但又不好明说,只能旁敲侧击,江鹤亭谈兴正浓,顺带又讲出了一个发生在雍正初年震惊朝野的大案,主角便是当时功高盖世,权倾一时,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的年羹尧。

关于年羹尧一案,为雍正朝八大案之首,雍正能够坐上皇位,离不了年羹尧和另外一个大臣□□多的鼎力相助,年羹尧为人聪敏豁达,办事能力极强,被当时的雍亲王所倚重,各皇储争夺皇位时,他利用自己的精明才干,不时向主子出谋献策,奔波游说,深受青睐,更使主子高兴的是,年羹尧还将自己的亲妹妹献给他作了王妃,以示忠诚,那时,主仆二人曾经发誓,生死不负。

雍正即位之后,年羹尧更是倍受倚重,和隆科多并称雍正的左膀右臂,雍正还告诫云、贵、川的地方官员要秉命于年羹尧。同年十月,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青海局势顿时大乱,西陲再起战火。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大获全胜。年羹尧“年大将军”的威名也从此震慑西陲,享誉朝野。

在年羹尧管辖的区域内,大小文武官员一律听从年的意见来任用。四川陕西以外官员的使用,雍正也经常征求年的意见。

此时的年羹尧,志得意满,进而做出了许多超越本分的事情,最终招致雍正的警觉和忌恨,以致家破人亡。

年羹尧的失宠和继而被整是以雍正二年十月第二次进京陛见为导火线的。在赴京途中,他令都统范时捷、直隶总督李维钧等跪道迎送。到京时,黄缰紫骝,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员跪接,年羹尧安然坐在马上行过,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

便是在雍正面前,态度竟也十分骄横,无人臣礼,年进京不久,雍正奖赏军功,京中传言这是接受了年羹尧的请求,又说整治阿灵阿等人,皇八子胤禩集团的成员,也是听了年的话。

更有甚者,雍正召见大获全胜返京回朝的士兵,看着他们盔甲在身,十分不便,雍正为显示皇恩,下令这些士兵脱下盔甲,却无一人响应,最后年羹尧一声令下,这些士兵才把盔甲脱下,这些话和这些事犯了千古大忌,大大刺伤了雍正的自尊心。

雍正三年三月,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所谓“祥瑞”,群臣称贺,年羹尧也上贺表称颂雍正夙兴夜寐,励精图治。但表中字迹潦草,又一时疏忽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雍正抓住这个把柄借题发挥,说年羹尧本来不是一个办事粗心的人,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个字“归之于朕耳”。并认为这是他“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所以对他在青海立的战功,“亦在朕许与不许之间”。接着雍正更换了四川和陕西的官员,先将年羹尧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革职,署理四川提督纳泰调回京,使其不能趁机作乱。四月,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