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你,等到机缘成熟,愚兄一定和盘托出,你可相信?陈家洛道:小弟相信便是。

乾隆于是话题一转,说道:贤弟方才在佛前祈祷,不知所求何事,可否告知一二?陈家洛亦笑言道:兄长方才同样在佛前祷告,不知所求又是何事,可否也告知小弟?乾隆沉吟片刻,笑言道:还是贤弟先说。陈家洛亦道:还是兄长先说。一旁陪伴的前知府说道:这位先生和我家主人何不把所求之事写在手心,一起验证。乾隆和陈家洛同声说好,于是提笔将各自所求写在手心,待打开看时,两人手心上写的竟是相同的两个字:寻亲。

两人的心中此时愈发激动,但彼此都碍于身份,不便过于表露出来,乾隆于是又说道:贤弟可是在寻找至亲之人?是何亲?可否告知?陈家洛略一迟疑,道:还是兄长先说。乾隆沉吟片刻,说道:愚兄自小和家人走失,只想有朝一日可以回家见到父母家人,贤弟,你现在可否说出你要寻找的是哪位至亲?陈家洛道:小弟父母已在多年前双双亡故,家母在弥留之际,告知小弟尚有一位兄长在世,兄长出世不久,便被一位王公贵族抱去,抱去时是个男孩,抱回时却是个女孩,家父不敢声张,嘱咐不可将此事张扬出去,家母临终嘱咐小弟一定要找到家兄,好令我一家团圆,只是。。。。。。。陈家洛话音至此,便略微停顿了一下。

乾隆忙问道:贤弟为何不说下去?陈家洛道:家母弥留之际,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小弟亦是难辨其中真假。

乾隆说道:愚兄交游甚广,不知贤弟口中的那位兄长身上可有什么印记,愚兄替你留意一下?陈家洛道:据家母所言,兄长左股上有一块榆钱大小的胎记。

乾隆听罢一惊,自己左股之上的确有一榆钱大小的胎记,这胎记长大之后就消退了,所以知道的人不多,外人更是无从知晓,自己出自陈家,想必是错不了的啦,不由百感交集,悲由心头起,待到发觉时,为掩饰尴尬,一边用手帕擦去泪痕,一边说道:太感人了,太感人了。

埋藏在乾隆心底几十年的猜测一朝几乎被证实,是悲是喜,真是五味杂陈,其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晓。

陈家洛在一旁察言观色,心中的猜测也有了几分印证,只是彼此尚未说破,此时的乾隆和陈家洛,倍感亲切,乾隆道:贤弟,你我一见如故,何不兄弟相称,贤弟以为如何?陈家洛闻言后,跪拜在地,口中说道:哥哥在上,请受小弟一拜。乾隆连忙伸手把陈家洛扶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乾隆心情大畅,手挽着陈家洛走出大明寺,来到观音山的最高处,站在山巅往下看,脚下的的扬州城一览无余,扬州商贾云集,古来富庶,乾隆得意洋洋地说道:贤弟,你看,我大清朝自建朝以来;开疆拓土;威震四夷;如今己是国富民强;百姓安乐,比起大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贤弟以为如何?

不想陈家洛却说道:番邦外族,侥幸得天下,又岂能长久?乾隆道:贤弟,此言差矣,天下者,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陈家洛冷冷一笑,说道:自满清入关;杀我百姓;辱我妻女;嘉定三屠;死人数十万;有何德可言?兄长以为如何?乾隆道:贤弟;一将功成万骨枯;哪朝哪代;不是用尸骨堆积起来的?贤弟出自名门,怎可与草莽为伍?何不求取功名,将来也可封妻荫子,光耀门楣,你说是也不是?

乾隆说完,见陈家洛脸色不好,便道:美景当前,不谈国事,不谈国事。我们去游山玩水去。

说罢,挽着陈家洛走走停停,一路说说笑笑。不提,待到离别之时,两人约定五月端阳节那天在陈家后花园再把酒言欢。

闲言勿絮。

?话说乾隆回到天宁寺行宫,正在伏案疾书,有人来报,大臣伊龄阿有事求见,据伊龄阿奏报,以江鹤亭为首的两淮盐商吁请筹建寺宇,为圣上祝寿,暂拟名:万寿寺,并附上简明图纸一份,在奏折中,伊龄阿用词极为婉转恭敬,说寺庙耗资并不大,仅“万寿寺一处、大殿一座、后楼五间、碑亭二座”,同时还说道,这是盐商和他的一片至诚孝心,工钱全部由他本人及盐商承担,伊龄阿还请求乾隆颁写碑文、寺名。

? 乾隆听后,龙心大悦,受用无比,御书敕赐“万寿重宁寺”,并分别题写“普现庄严”、“妙香花雨”两方匾额。乾隆自己解释说:“赐额曰‘万寿重宁寺’,盖合万姓之寿以为寿,所以万寿也;以下民之宁为宁,所以为重宁也。”

重宁寺位于现在长征路15号,享有“江南诸寺之冠”盛誉,曾与天宁寺、建隆寺、慧因寺、法净寺、高旻寺、静慧寺、福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