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一旁的弘瞻说道:皇兄去了自然就知道了。

乾隆虽不知道弘昼弘瞻打的什么主意,但知道他们一定是有备而来;于是无可奈何的说道:那好吧;朕这就移驾宗人府。

弘昼又向一旁的陈家洛和萧剑说道:请陈总舵主和这位贵客也一同前往吧。

乾隆,陈家洛,箫剑三人同时一惊,弘昼居然一语道破他们的来历,看来已经瞒不住了。

弘瞻在一旁说道:请俩位贵客随同我们一同前往,本王担保尔等平安无恙。

一旁的乾隆于是说道:你们就随我一同前往吧。

于是一起来到宗人府。

宗人府,,是中国明清时期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掌管着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按时撰写帝王族谱,记录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号、世袭爵位、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的事。

职掌收发文件、管理宗室内部诸事、登记黄册、红册、圈禁罪犯及教育宗室子弟。

明清两代的皇室宗亲触犯国法,刑部衙门一般无权过问,有宗人府按皇室家法处置。

宗人府一度成为连皇帝也要礼敬三分的超然机构。

来到宗人府;允禄身为宗主;率先在祖宗画像前熏香祷告;口中念念有词: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允禄向祖先祷告;我大清王朝自□□遗甲起兵;开疆拓土;历经五代,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全赖祖先保佑。今日之事,实在是情非得已,否则不敢来惊扰列祖列宗,而非出自私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后面的人也跟着一起说道: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允禄祈祷完之后;大声说道:弘历;你非我爱新觉罗氏嫡系子孙;居位不正;我们今天就是要在列祖列宗面前朔本清源;废除你的帝王之位;另立贤能。

乾隆大声说道:你们这是要逼宫吗有什么证据

允禄说道:证据自然会有。

这时;从屋内走出一个女孩子,说道:证据在这里。

那女孩子就是晴儿,所有人的目光一起注视着晴儿,只见她托举着一物;递给允禄;允禄大声说道:这就是先皇遗诏;一式两份,上面清楚明白的说出了弘历的身世来历。

说罢;请宗人府的其他王公大臣们一一过目过目;都说道:的确是先皇遗诏。

然后交给乾隆过目;乾隆看过笔迹之后;确实是先皇雍正亲笔书写,里面的内容和家洛告诉他的一模一样。

允禄说的不错;乾隆的确不是嫡系子孙。

这在古代,讲究嫡庶有别,长幼有序,乾隆的出生来历的确不够光明正大。

晴儿突然突然发难,拿出来的正是雍正留下来的两份遗诏;这其中一份不正是萧剑请晴儿鉴定的那一份吗

萧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果然是晴儿将自己手里的密诏偷偷调换,那么也一定是晴儿把乾隆和陈家洛在后花园相认这一机密故意泄露出去的,枉他是那么的信任她,可结果却是这就是一个事先设计好的圈套;可晴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萧剑怒视着晴儿;问道:你为什么要骗我

晴儿抿着嘴唇;说道:对不起。

萧剑眼里都要冒出火来;问道:你说,你为什么要这样?

晴儿道:好,我告诉你,你知道我祖父父亲是谁吗

萧剑道:你祖父不是廉亲王吗

晴儿道:不是的;我亲祖父是雍正皇帝;我父亲是三阿哥弘时。

萧剑万万没想到晴儿会有如此一说,一时茫然不解;弄不明白。

一旁的乾隆说道:三阿哥弘时的确就是先皇的第三个儿子;先皇的长子和次子都在未成年便夭折;三阿哥是实际上的长子;后来获罪;被先皇撵去给八叔胤禩做儿子。

这么一说,就好明白了,雍正皇帝才是晴儿的亲祖父。

晴儿哭诉着说道:我阿玛当年就是因为怀疑皇叔的身世来历;才去盗取诏书;我阿玛这样做有什么过错;可他最终却被勒令自尽;临死之前;他大喊着:我不服;我不服。

说着;已是泣不成声。

这是一个二十年前的往事;弘时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盗走了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诏书;不久之后便被雍正勒令自尽。

晴儿这么一哭诉;众人都默不作声;这件事情一直是宫中大忌;几乎无人敢提及;雍正勒令自己的亲儿子自尽;其心里有多痛苦;别人恐怕是不会知道的;所以一直就是避而不谈。

这两份遗诏;一份是晴儿从萧剑那里得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