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那弟弟看,该若如何?”顾岩请教。

顾昭看看院子里的古槐,笑笑道:“兵事传家,武阀豪门!该从这世起,家中嫡系,只走武门,只出武将,只研武事,时时刻刻,要准备着为君排忧才是!君不用便罢,若用,必是顾家!

诗书之道,略懂即可,既比不上,便不去比。如此,不出一代,咱家的大基础便有了,赶上世家豪门,不过十几年的功夫。”

顾岩又问:“可是,如今学歪的也已不少了。”

顾昭轻笑:“那个不急,茂德已经想了办法,前几日还商议这事儿呢,安排一下就是,只是这能抓着的这一代却不要荒废了。大哥想想,您如今定下,那就是祖宗的规矩,若要茂德去改,便是千难万难,那后面只会磕牙的族老可不少呢。”

顾岩不说话,坐得很久,眼前越来越开朗,他终于还是放下了心里最沉甸甸的东西,如此……就好。想到这里,他回头,站起来冲着弟弟深深一鞠,道:“只是阿弟又把好处,平白让给哥哥,我这心里……。”

顾昭站起来,故作深沉的拍拍他哥肩膀:“哎,你这个老家伙,心里已经美的不成了吧!”

顾岩想了下,点点头:“嗯,确实有些。”

顾昭切了一声,便说起旁个话题。他这么做,有自己想法在里面,如今为难些,却也是为了一辈子的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百年基业,当然,这一点他是不会跟阿兄明言的,他却不知,自己这一番推动。

平洲巷顾家便有了传世的精髓,顾家的大方针便一代,一代的繁衍而下,从未再更改过。

十五年后,边疆部落汇集,终成大梁隐患。那刻,天子震怒,挥手点兵,只平洲一顾,便出了五位少帅,二十多位少年将军,军师。顿时,天下震撼!也经此一役,顾家走向了武阀豪门之路。直至岁月流淌,帝国湮灭,天子之位岁月更替,可平洲顾,却从未在朝堂消逝过,后世史书,对于顾家将的研究,终成一门学科直至千年之后。

不说顾允净如何跟顾茂昌,顾茂丙,还有家中的兄弟腰跨刀笔袋子,一起去了国子学。

只说这个夏季七月末,毕梁立带着一众家丁,连带愚耕先生一起去南地。

表面上,毕梁立此去是接自己的亲眷,捎带看望傻了的老父亲。

他此去,却是带了一套,费了顾昭全部心血,由顾茂丙执笔,顾昭用这个地方没有的瘦金体抄录写完的《降世录》。

这本书,全书并未有顾昭想的那么巨大,不过五六万字而已。既没有用顾昭的演义写法,也没有用顾茂丙的戏曲写法。它使用的表述方式,却是一般史官记录历史重大事件的简约写法。

便是如此,也是前后修改了将近十五次,来回润色弥补才完成的。

毕梁立此去,会先到南方的庄子安置。接着,他会去一个地方取了最上等的赤金,去南边深山的寨子。那边寨子多有少数民族在那边世代繁衍,在寨子里又多有不识文字,擅作银器,金器的手工匠人。

正巧,毕梁立的相好是个女寨主,那么将一本书,分别分出那女寨主麾下十六个寨子,找最好的金银匠人,就像在器皿上做铭文一般,将全书敲打上去,到时候给足工钱便是。

那南边的山寨,百年内,怕是根本不会跟北地人来往。顾昭想好了,即使有一日阿润登基,想开拓南地,那么,他山庄附近的千里山脉,他是要定了,保护定了。谁也别想去那深山里,探出个一二来。

这日一大早,毕梁立早早的跟愚耕先生来与顾昭辞行。毕梁立一进门,便流了眼泪,打顾昭出生起,他就没离开过这么久。

顾昭心里也是酸酸的,见奶哥跪了,忙站起来扶起他,从怀里取了帕子,帮他抹了眼泪,一边抹一边笑骂:“奶哥是的,还以为阿昭是吃奶的孩子,我与大兄住在一起,你却有什么放不下心的。”

毕梁立不管他,却依旧在呜呜咽咽的哭,一个字儿都吐不出来。

顾昭无法,只好由着他握着手。若说,这世上总有顾昭放不下的,他大兄是第一位的,阿润是第二位的,可这毕梁立还有他奶爹,就是世上第三位。顾昭永远记得,小时候,他还小,奶爹疼他,总是抱着他来回走,那时候,奶哥也小,不过十来岁,每日里都是跌跌撞撞的跟在奶爹身后,有时候,奶爹走的快了,奶兄就喊:“阿爹慢些,阿立腿短。”

一转眼,他大了,奶爹傻了,陪着自己的便是这个再也不会说话的奶兄。

毕梁立一直哭到没意思,这才止了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