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 (第1/4页)

“阿弟,我来带你见一人。”顾岩一见自己的弟弟,便眉开眼笑的过来,拉着他的手拍了一下,转身拉着顾昭来到这人面前介绍到:“水镜先生,这便是我家老七阿昭,小名盆子。说罢,又回头对顾昭道:“阿弟,这位却也不是外人,这是你……母亲家的舅舅……来,唤舅舅。”

顾岩打心眼里,愿意顾昭认舅舅,不为其他,德惠岳家是历经四百年的上品世家,在这一点上,无论如何,对顾昭本人,对顾昭后代真真是有好处,没半点的坏处。

顾昭才不吃这套,他只是微微施礼,淡淡的称呼了一句:“岳……先生好。”

顾岩心里叹息,知道顾昭又犯了性子。

岳双清慢慢站起来,脸上并没有带出半点不愉的神色,甚至他眼睛里还含着一些湿意,他的嘴唇颤抖了几下,伸出右手轻轻摸了一下顾昭的脑袋方道:“你……你长的不像他家人,你像你娘亲。”

顾岩顾老爷顿时一脸尴尬,他家人都挺好看的啊,那些崽子出门,个顶个的俊俏,出门有通街的小媳妇围着观赏。

顾昭轻轻一笑:“我记不得她,他们说我还是像爹爹多些。”

顾岩顿时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瞧瞧,还是咱家小七。多认识里外人啊,凭你是那个,我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哎,也不对,这样要吃亏的,这孩子傻了不成,这么好的外家,对他在朝堂,在外面的名声不知道有多少好处呢。怎么就不能顺势接着呢?

顾岩在一边挤眉弄眼,顾昭只是不看他。

岳双清轻轻摇头很肯定的又说了一句:“你像你娘!若有缘你见到你小姨,你就知道了,你们有八分相似……哦,你小姨最像你娘亲,如今她在老家呢,常说起你。”

其实不用看那位小姨,这位双清先生,眼睛,鼻子都顾昭略有跟相仿。顾昭明明看到了,却不愿意承认。

看他们甥舅里说话,常国公便找了个理由带着顾岩出去。临出门的时候,顾岩不放心,又吩咐了一句:“你好好跟你舅舅说话。”

顾昭冲他翻了个白眼。

顾岩无奈,只能回头对岳双清抱歉的解释了一句:“水镜先生,小七自小娇惯,可人品却是最好不过的,他只是……有些倔强,您千万要担待一些。”

岳双清点点头,很是好脾气的笑着道:“不怪,不怪,我们还生疏,一会说透了就好了。”

如此,顾岩无奈,便只能随常国公出去了 。

转眼间这屋内只剩了甥舅二人,他两人在外面都不是话多的,因此便谁也不开口,顾昭心里到没有少年人的逆反,他只是觉得忽然冒出的这个亲戚,令他感觉不是很实在。若惦念自己,早些年做什么了,自己在老家一直呆着,懂事起才出的远门。

他二人不开口,都在等着对方说话,许久之后,岳双清只能先找了一些闲话与顾昭一问一答。

“平日你都读什么书?”

“不读书,偶尔翻翻话本。”

“你……你娘亲是你自己单祭的,还是在他家祖庙?”

“一直就在祖庙,从未单祭过。”

“……还是要多多读几本正经学问的书籍方好,你如今也是开府立户的人,不为别人,道理却也是要知道一些的。今后,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子女学去,当自律才是。”

顾昭无奈,捏了下鼻子,瞧瞧岳双清叹息了一下道:“……岳先生今次来,是为国子学开课的吧!”

岳双清一愣,接着微笑点点头道:“本不想来,你也知道,家里与……那上边一直有些旧怨,只是今年不同,那国子学连开十二学科,这律科无论如何,岳家也是要来掌鞭的……”说到此处,岳双清停顿了一下,还是耐心解释道:“恩怨归恩怨,学问是学问,这两点,绝不能混作一谈!恩怨恨不过三代,学问是千秋万世的事情。”

顾昭点点头,他最怕死钻牛角尖的知识分子。心里虽是如此想,可他却佩服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也不为其他,这些人能为学问送出性命,后人却不舍的。

想到这里,顾昭语气也好了一些道:“我听闻今上要着人着《大梁律》,此书涉及款项繁多,从户婚到斗讼多有涉及,您家既专注律学学问百年,此书乃治世根本,正是证明自己的好时候,此事还是要早早寻人去探听一二,着书立言方是千秋万代。”

岳双清顿时笑了,他上下再次仔细瞅了一眼顾昭确定到:“这次来,也跟此事有关,不过,你能明白这些……你还是长的像你娘。”

顾昭无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