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1/4页)

他见过小侯爷骑在最烈的骏马上飞奔,他听到过小侯爷肆意的笑声,还有那个最大的傻子,他将小侯爷扛在他的肩膀上,小侯爷叫他打滚就打滚,随便怎么都可以。

大傻子当小侯爷宝贝儿。

京里有什么?除了丝绸裹着的烂肉,虚头巴脑的应酬,小侯爷在京里不开心啊,要是他,他也不爱回京里,哎,要是能跟格儿在草原一辈子就好了。

可他又算什么呢?他是个奴隶,格儿再不好,她也是部落的小公主,他配不上的。

天承十七年年节,因今年杀戮过多,圣上有旨取消一切庆典,倒是大大的做了十几场超度法会。

往年因为主张俭省也取消过庆典,那会子上京上下还有些抱怨,可是今年,上京家家户户都很安然的接受这种安排,死了那么多人,任谁家也没有过节取乐的心思。

年就这样悄悄从十六年走到了十七年,当春天来临,冰雪消融的时候,顾昭依旧没有走出家门,不是他不想,实在是,他家太忙了,顾昭有儿子了。

上京贵族阶层总有几件老掉牙的事儿,这些事儿有时候是后宅隐私,有些却是一些老掉牙的闲篇儿。

宁郡王不成婚,不要女人,他是个什么,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不说,私下笑话罢了。

自打顾昭成了宁郡王,族里许多人也是暗暗使劲儿,打了许多主意,郡王的爵位呢,谁瞧着不眼热。

私下里,各家都猜过郡王爷这个爵位最后会便宜了谁,如果不是宁郡王今年才三十多岁,光族里的压力,怕就是不小呢。

有关过继,大家都有些猜想,最起先猜想过四老爷家府上的二侯爷顾茂丙,可到了后来,这位侯爷也是个不爱女色的,如此,顾家便有了两个大馅饼,一个郡王爵位,一个世袭的侯爵,还都是世袭罔替。

这几年,风雨无阻见天来顾昭家请安问好的晚辈,那叫个多,每天大清早能从巷子口来回三道弯。

后大家又想过,除却四房头的二侯爷,宁郡王还很宠大房的四爷顾茂昌,于是这彩头就下到了那边。

万没想到的事儿,他们这些闲人急来急去的,大年初三那会子,大半夜里,郡王府忽然命人带着牌子,连夜进了宫,说是宁郡王府上的一个姨娘难产了。

而后,宫里派出妇科圣手成老爷子往宁王府奔,人还没奔到呢,那边生产的叫桃花的姨娘,生下一个十一斤的男娃便死了。

哎,那么一场大富贵,可见这姨娘八字轻,扛不住啊。

好吧,不管怎么说,宁郡王有儿子了,这对很多人来说,是晴天霹雳一般的坏消息,一下子,那些请安的马车,顿时少了一半。

顾昭才不管外面人怎么想,他对自己这个突如其来的儿子,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呢,也许是因为他太过于难过,也许是阿润的小心思吧。

去岁北溪全族处死当天晚上,元秀半夜忽然提着个篮子归家,那篮子里竟有个刚出生的瘦巴巴的婴儿。

元秀说,这孩儿是顾子雨的妻子月合郡主临死前生出来的,说起顾子雨这个妻子,她也是有些来头的,天承帝有七位公主,最后活下来的却只有一位玉安公主,这位公主也不是个长命的,天授十六年便去了。

玉安公主留下一位郡主叫月合,今上登基之后,月合过的并不如意,上面看不过眼,便往往从内库出了嫁妆将这位月合郡主嫁给了北溪的玉郎顾子雨。

月合郡主生性胆小,嫁给子雨之后也是默默无闻的在北溪呆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怀孕了她却遇上了北溪的滔天大祸,惊恐之下这位郡主早产,生下了一个瘦弱的孩儿,当夜便去了。

说是难产死的,这话顾昭不信,也不想追究。

现在,这孩子就被随意放在篮子里提了来,怎么说,这也是个逃过灭族惨案的可怜巴巴的小婴孩,顾昭坐了半宿,孩子在篮子里有气无力的哭着。天明时分,顾昭总算是松了口,把这个孩子当成自己亲生的养了下来。

他想,他如今倒是明白了阿润的心思。

泗水王,潞王眼见着发配南方,这两家怕是活不下来的,现在上蹿下跳的济北王早晚也是个死,那么,这个孩儿就是北溪与天授帝唯一的血脉了。

阿润他,到底也是心有畏惧……

于是,这孩子顾昭便给他起了个乳名,叫桃子(逃子)。

桃子在家里养了一月多,慢慢白胖了起来,直到这会,顾昭才在家里唱了一场大戏,还捎带在家里正式的办了一场丧事,没多久阿润在宫里下了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