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1/4页)

这些年大周朝投入到水利上的银两很庞大,对此皇帝也很有自信,虽然明着是表彰了岐王心系百姓,但最后不了了之的态度却让人清楚地明白,皇上没将此事放在心上,也算是赞同了太子的观点。

只是那些修筑堤坝的银两真正用于工事的又有多少,又被层层官员收入囊中多少,高高坐在金銮殿的皇上又岂能知晓?

对此心有不满却无人述说的肖天佑便写信给王北,暗里抱怨了一下郁闷的心情,也算是让王北做些打算,若真遇到旱涝了,也能保住自己。

而王北自从接到肖天佑的信,或者说是从王家井里再也打不出水时开始,就在想是否要将药材行的生意分一些出来给王家人。

虽说他们兄弟俩并不是真正的王家人,可在王家四年,平日虽也有小摩擦,但与王家人也相处的跟一家人似的。

尤其是王老太那真是把兄弟俩当成亲孙一样疼,甚至比自小就养在跟前的还要疼上几分。

如今灾难当前,他们也不能将王家置之不管。何况,肖天佑离开后,王北与王南的心就没再平静过,以往嘴上说着不想报仇,可一家大小几十口人的命,说没就没了,换了谁心里也安生不了。

肖天佑的承诺还在耳边,若助他做了皇帝,父亲的沉冤可雪,家仇可报,对王南王北来说很有吸引力。

王南一面想在离开之前把姜去浅给定下来,不然他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万一回来了看到的却是姜云浅儿女绕膝……王南想那才叫悲催。

可又怕自己一去不回,姜云浅若是直性子,难道要为他守一辈子?却完全没想过他表白了,姜云浅会不会就答应。

王南纠结着不知该不该跟姜云浅表白,那边姜云浅和姜云冬盯着脸色变来变去的王南指指点点。

“二姐,王南哥不是吃坏了肚子吧?要不咱们躲远点,免得他尴尬。”

姜云浅也认真地点头,“好,我记着上次过来在那边林子里采了丛木耳,咱们再过去瞧瞧,说不定又长出来了。”

姐妹俩跟王南招呼道:“王南哥,你在这儿先坐会儿,我们过去那边看看木耳。”

王南摆摆手,“别走太远,早去早回,当心脚下。”

姐妹俩答应着往林子里走去,王南刚鼓起的一点勇气又没了,或许还不是要对姜云浅表白的时候,再等等也不迟,姜云浅才十一岁,家里未必就会早早让她定下来。

不再纠结的王南躺在山坡上,嘴里叨了根草,看蓝的没有一丝云朵的天空皱眉,自己平时也挺干脆个人,怎么一见着姜云浅就不干不脆的,连他自己都鄙视。

闭上眼,感受轻风拂过脸面,有丝丝凉意,躺着躺着人就开始犯困,直到不知过了多久,听到人走过草丛发出的沙沙声,王南也懒得睁眼。

正值农忙时节,凤凰山上少有人会上来,尤其是这边背坡更少有人过来,八成是姜云浅和姜云冬采了木耳回来,王南倒不急着起来,若姜云浅急着下山会喊他。

可等了一会儿,没人喊他,也没听到交谈声,连脚步声也没了,王南迷茫地睁开眼,四下找了一圈并没见着姜家姐妹。

王南只当自己是睡迷糊听差了,也没多想,站起身活动一下胳膊腿,又等了许久也不见姜云浅和姜云冬回来,这么久了人还没回来,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

王南惊慌之下也顾不上许多,奔着林子就冲了进去,由打山路拐进林子也没个固定的小路,王南没注意到姜云浅和姜云冬是从哪里进的林子,这时也只能碰运气。

“浅姐儿,冬姐儿……”边找边喊,却一直没有人应声,王南原本还怕是自己吓自己,这样倒是可以确定姐妹俩真出事了。

心里急的不行,想下山去找人来寻,又怕耽误了时间来不及,王南只能硬着头皮接着找。

从林子的这头找到那头,再从那边找回来,整整找了三趟也没见着人影,王南越发急躁了,嗓门也大了起来。

“南哥儿……”

正当王南心急如焚之时,听身后有人唤他,回身就见那个他叫不出名,却每次他来刘家峪都会跟在一旁盯着他看的姑娘站在一棵树下跟他招手,神态间很鬼祟,看似还有几分焦急。

王南深吸口气,也学着那姑娘的样子轻声道:“你喊我何事?”

那姑娘又四下瞧瞧,继续低声道:“南哥儿,我叫翟翠枝,你记着了?”

见王南皱眉,翟翠枝忙道:“我见着姜家那俩丫头被人绑走了,就顺着那条道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