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多尔衮摇头笑笑,收拾药碗,出去交给宫人。太医来报:“王爷,皇上病情,已经好了七八分了。”

多尔衮点头,“好,这次你们立了大功。等皇上痊愈了,本王重赏。”

太医们笑着连称不敢。多尔衮宽心了,吩咐太医们到偏殿守着,回去看看顺治,替他擦擦脑门儿上汗,靠在窗前炕上,一本一本批折子。

顺治回头看看,多尔衮眉宇坚毅,手指粗糙,依稀可见拉弓射箭厚茧。眯眯眼,心里暗道:汗阿玛,儿子心里,您还是儿子第一阿玛,没人比得上。别担心!

放开心结,顺治很快入睡。一直到日头西垂,方才睁眼。抬头一看,床边坐着一人,不是母后皇太后,又是何人。顺治急忙跳起来,趴到地上给哲哲磕头,“大额娘,您痊愈了?”

哲哲笑着扶起顺治,“痊愈了。听太医们说,皇上也快好了,快,让大额娘看看,哎呀,没留疤。还是那么干净。”

顺治避开哲哲的手,不好意思说道:“儿子只有受伤有痘。”

“这样啊,”哲哲收回手,“皇上长大了,害羞了呢。”看见顺治光着脚踩在地上,急忙让他坐到床上盖好被子,“没事就好。可把哀家吓坏了。没事就好。”

多尔衮站在哲哲身后笑说:“八嫂也太紧张了。您病刚好,就来看他。这么大的福气,他小孩子哪里承受地住?”

哲哲笑着回头,“我来看福临,没问候你,你不高兴了?放心,长嫂如母,在嫂子眼里,你呀,跟福临是一样的。”

多尔衮急忙拱手,“是弟弟说错话了,嫂子不要生气,弟弟给您赔礼。往后,再也不敢跟福临争母后皇太后疼爱了。”

哲哲看二人无事,放下心来,顿觉浑身发软,扶着宝音站起来,嘱咐顺治,“好好休息,过两天,大额娘再来看你。”

扭头叮嘱多尔衮,“你也是,多注意身体。国事再繁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什么事,教福临学学。他也长大了,该担起的责任,总要学着承担。”

多尔衮微笑着应了,“嫂子说的对。这江山总归要交到福临手上,是该开始学了。”

哲哲笑着瞥多尔衮一眼,“你明白就好。”回头嘱咐顺治好生养病,扶着宝音回慈宁宫休息。

多尔衮送哲哲出门,回头瞧见顺治靠在床头,翻看奏折,脚步顿上一顿,堆起满脸笑来,凑过去,跟他探讨移民开荒章程。

布木布泰听从哲哲之命,接十阿哥韬塞到身边,用心照顾。听闻养心殿内平安,感激地直念佛。

又过两日,顺治病愈。开养心殿,昭告天下。多尔衮借机把那些过早站队之人踢出去。肃亲王豪格势力因此大减,本人也因反对追尊阿巴亥皇后位,而降爵罚俸,亲王府换上了郡王牌匾。

顺治病愈,大贵妃娜木钟划烂一方上好丝帕。连夜发信,叫阿布鼐按兵不动,静观局势。

正在京城官民吸取教训,再次掀起打扫卫生、防范瘟疫大行动之时,科尔沁快马送信。信是菊花写给哲哲的请罪书。信中详细说明,前些日子送来的奶牛,生有牛痘,人挤牛奶的时候,可能感染。但范围仅限于手部,并且不会对人造成大的伤害。感染牛痘痊愈之后,便不会再患上天花恶疾。

此信来到时候,哲哲拍拍胸口,大呼“虚惊一场”。

布木布泰得知消息,赶来问候。哲哲握着布木布泰的手说:“菊儿这孩子,这两年越发能干了。虽说这次做错了事,你瞧瞧,给我送来了虫草,给你送来了皮子,都是一等一的好。不怪吴克善成天夸她是草原明珠。依我看,咱们不妨亲上加亲,封她为后吧?”

布木布泰心里咯噔一声,笑着回话:“皇上还小呢。这事不急。”

哲哲摇头,“不小了。今年十二,叫吴克善来,商量商量,得到明年才能订婚。订下之后,还得再等一年准备婚事。正好后年周岁十四、虚岁十五,娶皇后那是最好的时候。”

布木布泰笑着应下,“姑姑说的是。我总觉得福临还是个孩子,没想到,一眨眼,他都快十五了。回头我找机会问问他。不管怎么说,皇后是要跟他一辈子的妻。咱们来了中原,难免入乡随俗,学些汉人规矩。中原文化,可是不兴把妃子看成平妻。如此一来,皇后就要完全承担起帝王之妻的责任。总要福临相中了,才好长长久久。咱们做长辈的,也能放心不是?”

哲哲听了,深以为是,“是这话不错。菊儿这孩子素来跟福临好,我看啊,让她做皇后,那是没错。也罢,你找机会问问福临。也显得咱们重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