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1/4页)

的女儿,她就不认大嫂这个女儿……

罗氏听的瞠目结舌,“这……哪有这样当妹妹的?不好好教闺女还要嫁去盛家祸害子都,这……”

李婶笑着叹气,“所以,大嫂因这事跟娘家闹的很僵,与娘家妹妹更是断绝了来往,连大门都不让她们进。”

罗氏心里想的却是,这么糟糕的娘家关系,这样的姐妹关系,她闺女嫁过去要咋应付?心里突然对这桩婚事打了退堂鼓。

“她婶子,子都这孩子确实是个好的,可他是举人,我家三娘是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他没想找一个能添啥的?”

“红袖添香?”李婶问。

罗氏点头。

李婶摆手,笑,“我家嫂子也大字不识一个,与我大哥的关系一样亲近。子都那孩子读了太多书,大嫂还怕他整日读书读傻了,从来没打算为子都找个博学的!子都那孩子自己不也说,姑娘家不认得字没啥吗?三嫂放宽心,大嫂连家传的只传媳不传子的玉佩都留做定亲信物,这门亲事咱们是结定了!再说,咱们三娘这么好,配子都,那是子都高攀了。”

罗氏笑着应,送走了李婶,转身就把夏承和与十一娘叫进了屋里商量。

“咋办?我就说不行,你俩非说好,瞧瞧,如今又冒出个举人,还要去啥国子监读书,引的一群媒婆去说亲,还有一对来事的娘和妹妹,你们说那小吴氏会善罢甘休吗?咱们三娘嫁过去是晚辈,还能跟长辈闹吗?她性格还那么好,指定会受小吴氏的气!不成,我看这亲事还是算……”

“娘,你别急,慢慢说,李婶都跟您说了什么?怎么又冒出来举人,国子监的?”十一娘心惊那盛子都居然已中举人,还要去国子监读书!

以她对历史的了解,国子监非官家子第不收,纪律严明,为师者皆是朝中德高望重之辈,大安几代帝师均出自国子监!

能到那里读书,可见盛家非一般商人!

娘说的也不是没道理,这样一个家族,三姐嫁过去就是长媳,肩上担的东西太重,她也怕三姐抗不住。

罗氏接了女儿端来的水,一气喝了,将她与李婶的话详详细细说给了二人听,末了坐在椅子上看夏承和,“他爹,你说咋办?”

夏承和一脸震惊,“咋、咋能?子都是举人?咋来找我们家说亲!”

“谁知道他们家是咋想的!”罗氏一脸懊恼,“不是她婶子在我耳边一直说那孩子是个好的,我压根就没打算去看孩子!现在咋办?三娘退了亲以后可咋说亲事……”

说着眼圈就红了,埋怨道,“都怪我,也不打听清楚,就应了这门亲。”

十一娘沉默不语,她也不知道该劝嫁还是退亲。

劝嫁,她与娘一样不想让三姐陷入复杂的人际关系;退亲,三姐的名声势必受损,再想说门好亲事更是难上加难!

一家三口相顾无言。

门口传来响动,十一娘条件性出声,“谁在外面?”

门被人推开,三娘站在外面,罗氏与夏承和一怔,同时出声,“三娘。”

三娘笑着走进来,“八娘说爹娘和十一娘在说事,我来问一声,十一娘还要多久,外面客人在催点心。”

“我一会儿就去……”十一娘微松一口气,笑道。

三娘点头,笑着看了三人一眼,深吸了一口气,轻声道,“爹、娘,你们的话我都听到了,盛家……”

三人同时一怔,看三娘,只听三娘笑着道,“我愿意嫁!”

“三娘!”罗氏最先出声,“他们家……”

“娘,我知道你为我好,但……”三娘笑着拦着罗氏的话,“盛大哥是好的,盛伯母是好的,盛伯父是好的,我嫁过去要一起过日子的是他们,不是吴家那些人。他们如何与我们何干?自己的日子自己过的开心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十一娘霍然开朗,击掌而笑,“三姐说的对!娘,就像老宅那些人,再蹦跶找事不也挡不住咱们一家人开心快乐的过日子?开心快乐是自己给的,他们闹他们的,咱们过咱们的。”

罗氏瞪了两个女儿一眼,转头看夏承和,夏承和笑了笑,虽一脸无奈却不否认两个闺女说的都在理儿。

“玉娘,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咱们就听她们一回。”

“可是……”罗氏不想让女儿也遭自己受过的罪,那小吴氏一听就不是省油的灯,到时候天高皇帝远的,三娘受了委屈连个诉苦的地方都没有。

“娘,盛伯母可不是奶,你没觉着她看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