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程公公对青桑还是有些印象,记得两年前李尚书的举荐。抬眼看去,虽因她低头未能看得全貌,但见身形袅娜窈窕、柔美苗条,就知李尚书所言不虚。

朝赫炎行了个礼,赶紧快步跑回回禀皇上了。

又过一会,只见程公公又跑来,说皇上要见青桑。

刚青桑听赫炎称此人为程公公,就大致猜到其为皇上身边的程良安公公,就此已知离自己的目的又进了一步。果然,皇上很快就命人带她觐见了。

随着程公公走近那北门。北门间的皇上远远见了那一抹淡然悠远的白色身影,飘若仙子。

青桑近前,深吸一口气,款款下跪叩拜了皇上、皇后。

免礼后起身,皇上命她抬头。

青桑徐徐抬起头来,一双大眼睛看向了那贵为天子的皇上。

原来这就是皇上,真实的皇上。青桑见皇上浓眉剑眼,脸型刚毅,觉着棠?真是像极了皇上,只是皇上个子并不高,但那周身的气派却是浑然天成。

余光瞟见太子殿下,只见他正担忧地看向自己。而他身后正站在她朝思暮想,却又有缘无份的七皇子棠?。他也忧心忡忡的看着自己。

皇上见了,心中一动,虽在两年前就已看过她的画像,但真人较画像更为生活灵动。

果然是花容月貌,闭月羞花。

“你是来为你家二姐送行的?”皇上声如洪钟,威严之气顿生。

“正是,奴婢因二姐今日将前往那北戎,以后想要相见难如登天,故来一送。”青桑低下头回道。

“你可知朕曾下旨,今日不得来送?”皇上再问。

青桑朗朗回道:“奴婢知圣上、娘娘仁慈,不愿诸女家眷受那离别之苦,但圣上只说不得相见送别,并未言不得吹曲相送。奴婢立于北门二里之外,以笛声寄情,望清风将奴婢对姐姐的思念祝福之情送至。”

皇上大笑,说道:“蒲继年教出了个好女儿啊!伶牙俐齿,胆大妄为。”

青桑慌忙跪下,说道:“奴婢不敢抗旨,故而只得取巧。望圣上恕罪。”

皇上命她起身,眼神一转,见到她头上的双蝶玉簪。问道:“你头上所戴发簪可是玉芳仪之物?”

青桑垂眸凄凄说道:“正是大姐之物。当日大姐身怀龙胎,大娘与二姐进宫侍候,大姐念及与奴婢姐妹之情,故请大娘带了这支簪子给了奴婢。”

皇上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神色,呢喃道:“此簪竟给了你。”

一旁皇后娓娓说道:“圣上,此女也是姐妹情深,才走了这取巧之路,望圣上念及玉芳仪芳华早逝和蒲尚书劳苦功高,就免了她的罪吧?”

皇上沉默了一会,冲着青桑说道:“你可知倾巢之下无完卵?”

青桑一惊,知皇上是怪自己不识大体,说道:“圣上恩泽八方,实乃万民之福。区区北戎定有一朝灭族。”

皇上端详着她,良久说道:“程良安,带她去见一面吧。”

青桑连忙跪下谢恩。

程公公带着她走到一辆马车前,见到了带着幂离(遮脸用的纱)的青璧。

青璧解下幂离,露出一抹浅笑,想要让青桑安心,眼泪却不争气的落下。

程公公细声说道:“两位小姐长话短说,可别误了出发的时辰。”

青璧、青桑皆应了。

程公公这才走了。

青璧执过青桑双手,忽见那触目的红色。翻看青桑手心,见伤口颇深,血已凝痂。

青璧见此,不禁又红了眼眶,心疼说道:“妹妹受苦了!”

青桑反握青璧双手,说道:“姐姐无须如此说,苦得是姐姐。”

青璧默默流泪,说道:“妹妹今日冒险前来相送,有此情谊,姐姐已心满意足。”

“姐姐,你也所说你我姐妹应桴鼓相应、枝干相持,妹妹已同意嫁于太子殿下,有朝一日妹妹一定会查出害了大姐的真凶,也一定会救了姐姐于那蛮荒之地,望姐姐百折不饶,草间求活;必要等得那一日。”青桑牢牢盯着青璧,定要她同意活下去,而不是中途自行了断。

青璧重重点了点头。

青桑似还有千言万语要说,程公公却来催促。

青桑见诸女皆穿得红艳,只有青璧着了件素色衣裳,披着纯白披风,发髻间未着一物,心中更觉心疼。

取了头上那朵粉晶桃花钿,戴于青璧发上,又解了包袱,取出大红披风为她换上,柔声说道:“此桃花钿乃大姐未入宫前所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