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1/4页)

王焕也许是为了她,但凭她所认识的王焕,绝不会只是为了她。

“民女与世子之间却有恩与情,却是救命之恩,知遇之情,我们是知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至于其他,在天灾面前,都不值一提。民女心寒,是为世子拳拳之心被误解,民女之忧,是因世子报国之志被错看成小情小意。至于民女……私事暂且不论,民女身为明珠朝子民,但凡君命有所授,又安敢不从?陛下何必为了激民女,而说这些寒了臣子之心的话呢。”

景仁帝听着少女不卑不亢地说完,双目闪烁光彩,口中却冷哼:“好一副伶牙俐齿,竟是当着朕的面,训起朕来了。”

“陛下赎罪。”

石聆甚至没有否认,干脆地认罪。

“你这番话将王焕摘得干净,却将自己推出来,你还敢说你与他没有旁的情谊?”在景仁帝看来,石聆分明就是在庇护王焕罢了。

“陛下,这并没有什么重要。”

景仁帝突然抚掌大笑:“好一个没有什么重要,能将国事放在自己终身大事之前的女子,放眼天下恐怕屈指可数。好,你既已经应下差事,朕也决不食言。婚事你不稀罕,那么朕便答应你一个请求如何?”

石聆心下一动。

“陛下当真?”

“君无戏言。”

“谢陛下!”

景仁帝笑了笑,一扫之前的严肃态度:“起来吧。秦子,传王焕进来。”

秦公公应声,不一会儿就领了在殿外等候多时的淮阳世子。

“王焕,你都听到了。也别说朕没帮你,这是个铁石心肠的女子,你做的这些,她不为所动,还义正言辞地教训了朕。偏偏朕又有有求于她,也是无可奈何。”

景仁帝似乎心情不错,居然还开起玩笑来。

石聆纳闷地看向身后,见王焕也是一脸无辜。

“陛下,石姑娘方才都说了,王焕一腔热忱,为君分忧,为民请命,怎地您就是不信呢。”

他装得可怜,可是看向石聆的眼神分明是叹息又无奈。

“行了。”景仁帝不以为然,“你们这些年轻人,既然喜欢走弯路就去走,以后别埋怨朕就好。至于这为君分忧的人,最近冒出来不少,朕的女儿里就有一个,这会儿还在御书房前跪着呢。”

五公主?

见石聆费解,秦公公笑眯眯解释地道:“石姑娘,您是不知道,咱们五公主可真是对您掏心掏肺。她自认为愧对于您,这会儿正在御书房前请罪,求皇上收回成命。其实举荐人才,乃是立于江山社稷的大事,皇上怎会怪罪她?她……这都是担心您,关心则乱呐。”

石聆心下感慨,道:“五公主蕙质兰心,善良可爱,得五公主如此相待,是琮秀的福分。”

有了这番表态,景仁帝似乎对于这位叫女儿挂肚挂肠的闺中密友也算满意了。

“既如此,这事就这么定了。官银失窃一事就交给王焕去办,募款赈灾一事,朕就命你协助太子、林相和户部尚书统筹此事。”

听闻林相也在,王焕心中松了一口气。看来皇上对太子也并非全然放心,这对他们而言倒是好事,若石聆真的落在太子手里,还不知道要吃什么亏。

不料石聆却道:“陛下,民女还有一事。”

“说。”

“民女一介女流之辈,于官场并无根基,请皇上赐民女一信物,非常时刻,以号令人事。”石聆到底是没经验,这话说起来也是无知无惧。她想得简单,自己既然应了这差事,若到时候无人听她指挥,出了岔子,她岂不是冤死?可御赐信物这等大事,景仁帝又怎可轻易答应?石聆行不行,大家还不知道,若她拿着鸡毛当令箭怎么办?现在就赐她这么重要的东西,只怕众人不服。

王焕见状,和煦地笑道:“陛下,说来也巧,臣昨日刚得一柄玉骨折扇,扇面是宫里赐的雪缎,还空着,未想好要写什么。不如圣上随意提几个字,也不必落款,就这样赐予石姑娘,在募捐期间做个手信,不是正好?”

景仁帝略一思索,也觉得这个主意好。

这扇子是王焕的,他提几个字,算不得真正的“御赐”,不用担心有心人会出去招摇;至于内容嘛……景仁帝接过扇子,前后翻看,赞了一句:“也算是件宝物,担得起朕的字。”

言毕,他叫秦公公取来纸墨,四个大字提笔而就。

石聆上前接过那墨迹尤新的折扇,低头一看,不由也是一笑。

“谢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