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 (第1/4页)

如今见了景仁帝,她才后知后觉,王焕,赵幼贤,自己,原来一开始就在景仁帝的算计当中。当日太子囚禁她时动用了禁军,禁军能轻易为太子所调动,这里面未必没有景仁帝的安排。

王焕拿走了虎符,西北大军算是交给了王家。景仁帝到底是不放心,刻意放纵了太子的行为,为的就是将她扣在京城之内。淮阳侯府他不能动,一个石琮秀他却可以握在手心,用以牵制王焕。如今她更是亲口承诺了日后会留在户部,为朝廷做事……看来一开始景仁帝就算准了皇后这个位子她不会要,当然,他也不会给。

在后宫供着一个和手握实权的大将军有纠葛的皇后,赵幼贤这个皇位怎么可能坐得稳?

脑海中有浮现出了景仁帝的话。

——这个天下,必须平平安安地交付。

西北西南互相牵制,王家为他所用,自己也身陷入朝廷,他与王焕就是为了自己,也必然会和赵幼贤站在同一阵线,和沈氏斗到底。至于外患……

很快,石聆就知道了景仁帝的“后招”。

翌日,景仁帝上朝,下了一道雷霆旨意。

秦公公宣读废太子诏书,将太子桩桩件件的恶形恶状一一诵读,最终以太子无德,枉顾圣训,不堪社稷之托为名,昭告天下,天地,宗庙,废除储君之位。

景仁帝并未将太子贬为庶人,依旧保留了他皇子的身份,日后出宫,依照郡王制式,只要太子能安分守己,依旧可以做一个安乐的闲散王爷。但是对于曾是国之储君的太子而言,又怎会因为这一点点的留情而感到高兴呢?更不要说他身后的沈氏。

听闻沈国公脸色极其难看,几乎当堂翻脸,随即又苦口婆心,以父子之情劝景仁帝息怒,从长计议,最后更是以景仁帝子息单薄为由,发难立储大事,不可儿戏,而其他皇子年纪尚幼,不堪大任。

对此,在朝廷上当了一辈子和事老的景仁帝只凉凉地说了一句:“年纪尚幼可以慢慢培养,朕又不是明日就要死了。”

这话一出,群臣再无人敢进言,沈国公一张脸更是憋成了猪肝色。而景仁帝病危公布赵幼贤认祖归宗一事,这也算是当下对赵幼贤的一种保护。只是让石聆怎么也没想到的是,景仁帝接连又下了第二道旨意。

“五公主赵月瑶,生母容氏,行端仪雅,贤良淑德,今下旨赐婚拓国大皇子申屠信,晋封明月公主,赐册赐福,垂记章典。望谨遵妇德,扬明珠良风,结两国万世之好,勿负朕意。”

石聆脑中一片空白,看着一身礼服的五公主浓妆艳抹,神色庄重地跪地接旨。

有些话就在嘴边,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五公主似乎感受到她的视线,抬起头,对她勉强一笑,便再度低下头去,仿佛生怕目光动摇向其他的地方。

而即便不用抬头,石聆也知道她在躲避什么人,又是什么人在追逐她的身影。

她万万没有想到,景仁帝居然会通过这种方式来修复两国之间被太子和申屠信破坏的关系——沈氏支持申屠威,他便嫁一个真正的公主给申屠信,让申屠信有了雄厚的资本跟其他争褚之人斗争,拓国储位之争的势力被洗牌,新的制衡开始,自然也没有经历再插手明珠靺鞨之战。

可是,为什么,偏偏是五公主?

作者有话要说: 炎症还是不见好,明天早上去医院TOT

流食吃了两天,真的吃不饱啊!我想吃肉!!!!

因为一些原因,砍了一段情节,所以正式进入倒计时。

☆、送嫁

世间事便是如此,你永远想不到下一刻你身边的人谁会离你而去。

昨日商学院喧嚣如故,今朝却已再看不到那个一心要与她做闺蜜,又性情直率,嬉笑怒骂随性的皇家公主。

石聆一直想找机会再见五公主一面,可是大婚要准备的事情太多,容妃娘娘的住所每日忙得不可开交,石聆又有户部要务在身,根本错不开时间。她一直期望某个时候,五公主会像从前一样,偷溜出宫来找她,也许像当初的王莞一样与她彻夜谈心,又或许是拥着她倾诉委屈。哪怕五公主铤而走险地要她来想逃婚的办法……虽然不顾大义,虽然她不一定做得到,但是她会想的,她会竭尽全力,哪怕失败,她至少还有一个努力的机会。

可是没有,认识五公主以来,她从未这样乖顺,安静,按部就班。

石聆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个跟自己岁数相同的姑娘。

她想起那日自己在殿前看到她接旨,她一身繁琐礼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