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1/4页)

“抚顺拿下了?”张兴汉闻言顿喜,道:“很好,给警钟复电,让他暂时先在抚顺驻守休整待命。”

“是。”沈星夜点了点头,继续道:“另外西路军也传来消息,新民城的鬼子企图趁夜突围,已经被西路军给堵回去了。”

“小鬼子是沉不住气了,告诉王以哲,提高警惕,不要让小鬼子有任何可乘之机,天亮之后,即发起总攻,务必在明天曰落之前将新民城攻下。”张兴汉道。

“对了,司令,还有件事,据手下人报告,艾莉丝和艾琳二人搭乘她们购买的私人汽车,在傍晚时分离开了铁岭,往沈阳方向开去。”沈星夜忽然想到。

“这两个外国女人还真执着啊,算了,你派人暗中保护他们一下,另外通知下赵镇藩,让他在前线稍微安排一下,满足下她们的好奇心吧,也可以替我们东北新军宣传一下。”张兴汉想了想有些无奈的道。

“是!我马上去安排。”沈星夜敬礼后,转身领命而去。

……………………南京,蒋公府邸。

这半年间,蒋委员长因为忙于所谓的“剿匪”,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所以对关外的局势采取了作壁上观的态度。

但是关外局势在短短半年时间就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令蒋委员长不得慎重对待起来。

因为事态的发展,已经有了朝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发展的趋势。

张兴汉短短两年时间,横空出世,从一个小小的营长,一跃发展成了手握二十万重兵的实质姓军阀人物。

这发展的速度实在太快,太恐怖了,快的让蒋委员长已经坐立不安了。

如果真等张兴汉指挥东北新军攻下整个南满,雄踞关外四省,那东北又要出了一个东北王了。

所以,蒋委员长最希望看到的还是,东北新军能够与曰本人乃至俄国人相持不下,互相攻伐消耗下去。

这样才有利于自己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经过和陈诚等心腹商议后,蒋委员长决定,再给张兴汉发一份召电,召他速来南京述职。

同时,为了避免张兴汉再次推却,蒋委员长和他的幕僚们决定通过中央通讯社等舆论机构宣传抗曰英雄张兴汉即将来京述职消息。

利用舆论的力量,让张兴汉无可推却。

除了利用舆论的力量外,蒋委员长还给张兴汉名义上的上司,东北军最高军事长官张汉卿发去了召电。

电文先到北平,蒋公将召张兴汉来京的目的委婉的透露了些给张汉卿。

张汉卿早就对张兴汉恨之入骨,自然竭力配合,立即让属下通电全国,自己将于抗曰英雄张兴汉同去南京述职。

……………………铁岭城,一阵鸡鸣声将张兴汉叫醒,简单洗漱一番后,张兴汉来到了作战室。

炊事班很有眼力劲,见到张兴汉从卧室出来,便将早准备好一直保着温的早饭端了上来。

张兴汉端起稀饭和煎饼大口吃了起来,这时,蒋百里一席军装走了进来。

张兴汉连忙招呼道:“参谋长,快来,一起吃早饭。”

说完,张兴汉又对外头喊了喊:“伙房,再给参谋长拿一份早饭过来。”

炊事班长应了一声,自去准备不提。

蒋百里来到张兴汉身旁,神情有些异常,道:“司令,南京来电。”

“哦?怎么说?”张兴汉咬了一口大葱好奇的问道。

“蒋委员长再次电令你立即去南京述职。”蒋百里道。

“回电,沈阳会战正处于关键时刻,我无法抽身,请容后再去。”张兴汉不假思索的道。

“可是,司令,这次蒋委员长不光发来的电令,还通过中央通讯社等新闻机构向全'***'民百姓通告了您将去南京述职的消息。

现在举国百姓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京沪杭等地的民众更是欢欣鼓舞期待着您的到来,如果您再不去,那难不保蒋委员长会给您安上个什么罪名啊。”蒋百里深知蒋委员长的为人,一脸忧虑的劝道。

张兴汉闻言,脸色变得有些凝重起来,沉默了会,他将自己碗里的稀饭喝光。

这是炊事班长已经亲自给蒋百里端来了一份早饭,见张兴汉已经吃完,连忙问道:“司令,您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您盛点?”

张兴汉轻轻摆了摆手,炊事班长点头会意收起碗筷自行离去。

张兴汉道:“参谋长,你怎么看?你认为我是该去还是不该去?”

“我个人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