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 (第1/4页)

几名特工见状纷纷朝他们开枪,一阵子弹飙风一般呼啸而至,两个手下先后中弹倒了下去。

不过吴清忠和副社长他们也就势躲到了汽车旁,拉开车门以作抵挡。

枪林弹雨间,吴清忠所带来的手下很快便被屠戮殆尽,枪声逐渐停息了下来。

躲在汽车内,吴清忠浑身冷汗湿透,看了看挤在一起的副社长,有些心灰意冷:“副社长,我们这次恐怕是栽了。”

“这些西洋人永远也靠不住,不知道张兴汉给了他们什么好处,竟然让他们背信弃义反戈一击?!”副社长眸中无尽的怒火与不甘,嘶声吼着。

此时特工们已经停火,吴清忠身边剩下的两个手下额头冷汗直冒的躲在车门后面,也停止了开枪。

“吴清忠,你已经无路可逃,赶快投降,否则就地枪决!”一声嘹亮的大声传来,却是赵龙在一辆汽车后面拿着扩音喇叭吼道。

副社长闻言面目狰狞的对吴清忠道:“吴兄,今曰事已至此,天意不可违,我们横竖都是个死,决不能向那些混蛋投降,就和他们拼了!”

“拼了?”吴清忠脸色一阵变化,这时副社长就要钻出车去和张兴汉的特工们拼命。

吴清忠心中大骇,他这一冲出去开火,势必引来敌人密集火力扫射,到时自己可就万劫不复了。

想到这,吴清忠眸中闪过一抹凶狠,举起手枪对准副社长的后脑勺就是一枪。

一声枪响,堪堪钻出车厢的副社长应声而倒,身子重心前倾,从车内掉了下来。

后脑勺有一个血肉模糊窟窿,血水掺杂着红白混合物流了出来,迅速染红了一大片地面。

两名手下惊骇的回头看了看吴清忠,吴清忠面无把表情的道:“阿三,阿四,我们都还有家人,不要再作无谓的牺牲了,跟我一起投降。”

两名手下无声的低下头去,握枪的手悄无声息的掉落在地。

“我们投降,不要开枪。”吴清忠带着自己最后两名手下站了起来,举着手大声喊道。

四面八方的特工们顿时涌了上来。

吴清忠看了看躺在地上死不瞑目副社长,一脸歉然的道:“对不起了,我不想连累我的家人。”

……………………

“司令,此次缴获粮食共计一万五千多石,此外据吴清忠交代,在黑龙江除哈尔滨市区以外,他们的人还在其他大小县城用同样的手法囤积了数量惊人的粮食,但这老小子现在不愿意说,说要见到您知道才说。”英国领事馆的会客厅内,郭忠兴冲冲的走进了一股脑的汇报道。

“一万五千多石?”张兴汉闻言不禁到吸了一口冷气,按照一石一百一二十斤左右来算,着一万五千多石粮食就是十八万多斤,接近二十万斤的粮食。

要知道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东北可没有化肥尿素等助长农作物的肥料,也没有各种超级杂交水稻这样的超级粮种。

不说关内,就拿关外四省来说,东北地区的三大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这是整个东北地区最主要的三大平原,也是主要的粮产区所在。

但是平均的亩产竟然只有四五十公斤,能亩产一百五十斤的就算是良田了。

当然没有化肥是一方面,这个时代人民的种植技术落后也占一部分原因。

如此算下来,十八万斤的粮食就算所有产粮的土地都是良田,也需要一千二百亩才能产出。

但要知道这些粮食可都是百姓们租种大大小小地主土豪的土地种出来的,除去交租的以及各种苛捐杂税,真正所剩的又能有多少呢?

这样一平摊下去,要聚拢囤积这十八万斤的粮食,得需要多少百姓租种多少亩土地才能得到?

张兴汉没有去细算这笔账,但这还竟然只是吴清忠他们计划中的一部分而已。

整个北满地区大大小小的县城数以百计,那他们筹集的粮食得有多少?

他们筹集如此之多的粮食已经绝不是为了赚钱这么简单了,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要起兵造反,这些都是他们为自己准备的军粮。

同时张兴汉也从这次粮食危机认识到了战争所带来的巨大消耗是多么的惊人。

别的不说,单单是粮食这一项,自己挥军南下进军南满时,调动了不下于十五万大军。

就算每名士兵一天只消耗一斤粮食,那一天光是粮食所带来的消耗就足够惊人了。

更何况还有其他运输人员等种种消耗,饶是自己有多功能手表可以兑换各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