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不外乎是她一下子买了好几个下人,具体是多少有好几种说法,都说她嫁了好男人,没过去多久就当上了少奶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不仅如此,还说桃子旺夫,朱二柱那个样子被她旺成现在这个模样,顿顿不离肉。

大家开始羡慕桃子,觉得她过上了好日子,有人说就有人听,这被有心人听见,更加的不平,这些好日子都该属于她的。

林寡妇越想越不是滋味,眼睛失神的看着一边,琢磨着怎么回到朱二柱身边,享受少奶奶待遇。

她想来想去,第一步还是得把桃子赶出去,然后生米煮熟饭,跟朱二柱来个好事成双,一切都搞定。

等徐婶她们从镇上回来,桃子转悠了一天也回到家里,看着她们笑开了脸。

“我没想到这么赚钱,买的人啊……哎呦排了老长的队,我们手上就没停过,瞿婶烤都来不及,客人催的厉害!”

“可不是,就有个客人,一个人买了六只,说是给人送,出手可真大方。”

两人说的太开心,连桃子进来她们就没停过,激动的停不下来。

“你们也别馋,桃子叫我带回来两只,等下吃个够。”

桃子数钱,差不多一两银子,虽然比起其他的少了点,可是这是个长期活,以后还指望着它养家。

来信传到村长手里有几天了,算着日子也就这两三天,所以召集大家,说是有事商量。

桃子也奇怪不知道什么事,转头问朱二柱,“你知不知道什么事?”

“听人提过,不知道是不是那件事?”

桃子什么都没听说过,好奇问,“什么事?我怎么一点没有听过?”

朱二柱说:“村里以前有个秀才,年纪轻轻的也算厉害,去帝都赶考,高中衣锦还乡,村长叫每家出点银子办酒席,请邻村的人喝喝喜酒。”

这也是变相的讨好,穷秀才一般都受过白眼,村长这样做也是想大家和睦相处。

同时也让邻村知道朱家村出了个官老爷,炫耀炫耀,添点面子。

去的时候才知道大家都有所耳闻,热切的讨论,真的是秀才高中回乡。

“大家安静一下,把你么叫来大家心里也有数,这多少年了,村里好不容易出了个老爷,我们连带着也沾光,别的村羡慕不已。”

底下有人忍不住,大叫“是不是叫我们交银子?”

大家忍不住笑了,村长也跟着笑了。

桃子还没看到这么和睦的场景,忍不住感叹,果然是一村的,对外还是一致的。

寒窗苦读十余载,默默无闻,高中之后才被大家记起。

“秀才没有家人?”桃子轻轻的问朱二柱,可惜问错人,对村里的事他也不怎么关心。

“天有不测风云,远的我不说,就说说你们的孩子,难道没有想要读书的?如果有,以后要耀文帮忙的地方能少?还有要说媳妇的,朱家村出了个官老爷,人家姑娘还不赶着来?我们都要表示表示,以后耀文回来,哪家有事还不得找他面着?”

村长跟府衙里的师爷走得比较近,县太爷任期满,保不准耀文就是县令。

人他不怕上面的,就怕顶头的,刺史州府在朱家村眼里比较遥远,县太爷就不同了。

他们怕的就是县太爷。

大家窃窃私语,村长说的他们都明白,可是白白的拿钱出来,他们舍不得。

村长最先发话,“我先出一两,你们大家随意,我话也说到这个份上,你们的贡献我会记在心上,将来也能帮你们说几句。”

大家一看村长拿出一两,那可多了,大家不好意思,纷纷说出个价,有人就把银子收上去。

收银子的人到了桃子面前,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她身上,看看她能拿出多少。

桃子哪知道会交钱,早知道把钱放屋里,她是还没放回去就出来了,怀里的钱好死不死她用线串起来了,如果拿出来势必所有的都会被人看到。

“柱子家的怎么不拿出来,大家都给了,不能在你这里断。”收银子的开玩笑,大家一听又是大笑,桃子红着脸,不知道该不该拿出来。

“柱子你带银子没?”

“媳妇你知道的,我身上就几个铜板。”很多时候连铜板都没有,桃子暗暗补了一句。

桃子把那一串拿出来大家都不说话了,看着她手里,好多的铜板,桃子尴尬的笑了笑,“全部家当全部家当。”

她拿出三十文不多不少,不会抢了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