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随后双方又谈了一会儿虚嗑,话语不在投机。穆亚平告辞后,顾也平一时无法理清穆亚平的真实想法,他无法想象,对方如此年轻,而城府竟然如此老道,顾也平似乎有些被挫败的感觉,他得出结论,穆亚平是一个不容易驾驭的人。

事后顾也平问湘云:“穆太太,你能说一说穆亚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湘云脸有些发红说:“顾先生,你为何对大哥感兴趣:”顾也平说:“你大哥虽然是一位商人,但是他与众不同,试问你对他了解多少那?”

湘云说:“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大哥,他善良、聪明、儒雅、俊朗。他知书达理、为人随和。但是自从他大难不死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他变得坚强、自信、豁达、机智。他常挂在嘴边一句话,绝不虚度此生,坦率说我对现在的大哥更钦佩。”

接着柳湘云把穆亚平的“奇迹”又叙述了一遍,当然他把自己和亚平、禾平那一段省略了。最后湘云说:“总之,大哥病好以后,和以前判若两人,他嘴里时常冒出奇怪的话语。顾先生我也说不清楚,就是这种感觉。”

顾也平谈说:“简直难以想象,一个死去的人奇迹般的活过来,而且很快病愈,难怪你大哥与众不同,但是我不明白,一个人的性格都变了那!”他猜测,也许穆亚平有另一重性格,只是在这次离奇事件中被激发出来,继而对今后的生活有了新的定位。

穆府,晚秋不满的说:“表哥,小梅说嫁就嫁了,你得和我商量一下吧!不管怎么说,小梅跟我多年,要嫁人总得让我送一下吧!你把她嫁给谁了?”

穆亚平歉意说:“晚秋,怪我太唐突了。小梅嫁给了我的商队队长,不过我事先声明,他俩是情投意合,我没有用强。”晚秋说:“我给小梅备了一份贺礼,你告诉我她家住在哪里,我去看看她。”穆亚平自然不敢怠慢,立即驱车前往王德彪家。

看到小梅生活得很好、很开心,晚秋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王德彪又去草原了,没有在家,通过相片见到王德彪魁梧的相貌,她真心为小梅高兴。但是对于穆亚平擅自做主,他依然很生气,但是木已成舟,她只好顺情自然了。

第四十四章 刁民

走出前面的谷地,将进入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此时王德彪骑在马上,仍然回味着难以自制的燕尔新婚。和小梅仅仅缠绵五天,他便再次踏上前往草原的路程。新婚妻子留给他的甜蜜,让他欲罢不能,时刻他正处在那种温柔乡里。

俗话说: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乃人生的三大美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推崇和宣扬,而洞房花烛夜更是年轻人梦里向往的时刻。骑在马上的王德彪心里感激穆亚平的同时,也惦记着留在家里期盼他平安归来的新婚妻子。

朦胧之间有了老婆,短暂之间他又告别新婚的妻子,这错综复杂的心情,一直在他心头萦绕,长久挥之不去。只要他闭上眼睛,小梅的音容笑貌便出现在眼前。男人有了家有了女人,便有了一份责任,便有了一份牵挂。也许男人有了婚姻以后,才真正成熟起来。

“当家的,你路上要小心,别忘了我在家里等你,你要平安回来,”分别时小梅的话,似乎还在耳畔回想,让他心里一直热呼呼的。有生以来,家的感觉在他心目中,头一次有了实实在在的概念,在他记忆中似乎家的概念很久以来相当模糊。

王德彪是一个弃儿,在他襁褓之中便被遗弃。万幸的是一个要饭的老太太好心收养了他,就这样他和这位老人度过了几年颠沛流离的要饭生活。在他五岁那年老人离他而去,他和一群要饭花子为伍,居然活了下来。

十二岁那年,他成为一商队的伙计,当时商队有一个大叔对他格外照顾,并对他的启蒙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这支商队一直在漠北草原常年跋涉,遭遇了数不清的磨难和土匪的侵扰。几年以后一次他们在运送货物途中,被土匪打劫,当时非常关爱他的大叔在火拼中死去了。出于报仇的心理,一开始他和土匪作对。

后来他纠集一些人也干起劫富的勾当,渐渐的他也成为一名土匪。王德彪今年28岁,干土匪这一行已经有十多年,自从认识穆亚平以后,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一方面有了靠山,一方面能像一个人正派的活着。穆少爷帮他成了家,有了自己中意的老婆,由此更加坚定了他对穆亚平的忠心。尤其是看到穆少爷有如此财力又乐善好施,使他有了更大的盼头。

“王队长,还在想念娇娘吧!你小子可不仗义,居然不让我们喝喜酒就金屋藏娇了。”1小队长在旁边打破沉默。一名兄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