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也还�褪呛笳�锏呐�樱�钜�胛宜嫡庑┳鍪裁矗�乙磺卸继�钜�摹!�

老侯爷冷笑了一声,厉眼一眯,脸上勃然变色,怒道:“不说清楚了怕你误会,要把老子碍事的子子孙孙砍个一干二净!”

钱氏大惊失色,手里的纨扇掉到榻上,仿佛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从里到外都凉透了。

老侯爷一迈腿从榻上跨下来,取过架子上的大氅披上,背对钱氏道:“年前老二跟我提分家,我没许,这回可拦不住咯。你也甭折腾了,手伸得太长,断一截怨不着旁人。有些事,我不耐烦管,今日不过是提醒你一句,姓郑的有的是,不只老四这一个。”

第三十章·所谓亡羊补牢

阿团绷着一张小脸,严肃道:“那我们怎么办呢?阿爹不在家,爷爷又不管,难道就这样站在原地挨打吗?”

云氏叫滑坡落石吓破了胆子,几乎想不顾一切地带郑昂和阿团躲回云府。然而她很快意识到不妥,指尖在桌面轻轻敲击,思忖良久方道:“我今日请了大表姑过府叙话,盼着老夫人能看在女儿的份上,投鼠忌器。”

“大表姑?”阿团艰难地回忆起之前背的上京各大家族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钱氏的亲生女儿,也就是承平侯府的三姑太太郑合朵嫁去了金家,而郑合朵的婆母金夫人是云老太爷的表妹,算起来云氏该唤金夫人一声表姑,而阿团应该唤一声姑姥姥。

不过阿团并不看好。

她记得云氏说过,云老太爷和亲戚之间从不走动,好些关系还是云承渊成亲后又慢慢捡起来的。在金夫人心里,儿媳和侄女孰轻孰重,还真不好说。

云氏又道:“老爷在平州剿匪,我怕他因府中的事分心,况且他如今分身乏术,即便知道了,也无法立即回京。”

阿团点头,这也是她执意去雪湖寻老侯爷的原因。平州距上京足有一千五百里,云府派去报信的人如今恐怕还没到达平州。远水解不了近渴,郑叔茂就是一千个心眼一万个主意,此时也帮不到他们。

云氏接着道:“若只有后宅里的手段,为娘足以应付了。可咱们如今最被动的一点,就是没有得力的人护着,像昨夜,不过区区十来个护院,咱们就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了。老爷若是知道了,便是自己一时赶不回来,也定会派近卫回来,到那时,就不必怕了。”她心疼的眼神挨个扫过郑昂和阿团,语调和婉道:“这些日子就忍一忍吧,除非必要,先不要离开山月居了。”

阿团咬着下唇,起初的愤怒、惊恐退下去后,心里无法抑制地泛起一阵委屈:“凭什么啊,我们什么错事都没做,反倒要龟缩起来。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这样的日子要过多久啊?”

云氏和郑昂都沉默了。

郑昂咬了咬牙,一狠心道:“这样的亲戚不要也罢,不如……”

云氏摆摆手,眼底划过一丝疲惫,道:“慎言。这话等老爷回来再说吧。”她明白郑昂想的是什么,她也是一般想法。

有句俗话,说的是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郑叔茂自己争气,前途一片大好,她也不是那等野心勃勃、背后挑唆的,二房真没必要去争承平侯府的爵位。分家是最好的选择,拿一个承爵的可能性去换一家平安。可惜女人和孩子是没有资格置喙的,这事总归还要郑叔茂拿主意才行。

她看了看屋角的漏壶,对郑昂道:“时候不早了,回去睡吧,明儿个一早还要去家塾呢。”

阿团惊得跳起来,难以置信地眨了眨眼睛:“阿娘,你还要二哥哥去上家塾?万一、万一大伯再带着人来拿人怎么办呢?”

郑昂却很赞同,今日耽误了一天,没念书没练字没打拳,他心痛得活似丢了金元宝似的。“你道他们为何画蛇添足,将我带到府外再假借落石下手?就是怕招人口舌。更何况,只要祖父在,大伯是指使不动护院们的。不必祖父护着,只要祖父两不相帮,大伯就拿我们没法子。”

“那也不行啊。”阿团抱着郑昂一根胳膊,怨怪地望着云氏,仿佛郑昂不是去家塾而是上战场一般,吭吭哧哧道:“那万一有人下毒呢?”

“下毒?怎么下?”云氏眉头一挑,道:“阿昂要么跟着咱们娘俩吃,要么在前院跟所有兄弟一起吃。一气儿毒死了咱们娘仨,你爹回来能饶得过他们?毒死了侯府的小辈们,老侯爷能饶得过他们?”

阿团哼道:“那刚才阿娘不是还说尽量不要离开山月居吗?”

“那是说给你听的。”云氏一指头戳到她额头上:“你啊,一出门就惹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