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这有啥,”彤彤嗤笑:“我认识个姑娘,连每天换姨妈巾都要拍一张。”

这间寝室里,彤彤的交际圈深得跟黑洞似的,她见过的奇人奇事随便扒一扒都比海角社区的热贴精彩,以前寝室夜话时姜绮听了不少,偶尔会想发贴上海角社区,又因为懒而耽搁了。

这辈子,姜绮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能上位的机会了。

网络红人为什么会红?因为他们会做一些,普通人一般不会较真的事。

有人自拍视频吐糟社会现况,妙语连珠,於是红了。

需要什么成本吗?不需要,视频中说的也是一般人的想法,只是之前没人拍,没人想到。

难道只有网红会遇奇葩吗?

只是我们大部份人,都不会有耐心地把奇葩事迹写下来,而且写得生动有趣而已。

网红的核心价值,就是触碰了我们的痒处,他们绝不高冷,反而要拥抱群众。

得民心,得天下。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在姜绮脑内,出现了一副面对大江东去浪淘尽,意气风发的幻想景象,虽然,此时的她还在吃着十块钱一盒的食堂盖饭。

第4章 004

吃饱喝足后,姜绮拆开一颗牛奶糖,一边抛入口中,一边打开电脑。

现在的笔记本电脑还很笨重,哪像后世,随随便便一部千元笔电都又薄又漂亮,就算跑不动大型网游,玩玩优化做得好的游戏都完全没问题。姜绮这部电脑,是自己做家教省吃俭用,加上母亲补贴的钱才买下来的。

姜母爱看电视剧,家里的老旧电视机时常闹脾气,她想都没想过要换,一听女儿上大学要用笔电,二话不说就要买,在她心中,省什么都不能在闺女身上省。

想到这里,姜绮在键盘上飞舞的十指有了刹那的停滞。

她在百度上漫无目的地刘览,网络日新月异,这代沟太久远,那还是一个流行偶、乃、MMGG、886、我倒……等等的年代,她需要适应,换得太快了,在网络发展史里,历久常新,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恐怕便是连小学生都能飞快敲下的三个英文字──CNM了。

更新换代有多快?

网络用语,一般会经【微博狂转】…【产出表情包】…【网瘾少年少女们纷纷应用】,最后成为默认的老梗,这样的演化过程,大约需时一个月。

曾经的‘我真是日了狗了’风靡网络,有谁想过到底是怎样的人才会有这种猎奇想法?看似是国民老公王田聪玩梗后全网流行,真正起源却是斗猫直播上的一位英雄联盟主播脱口而出的一句话。

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有趣内容,就是一句网络流行语火起来的核心原因。

“还有一年啊……”

姜绮语带遗憾。

一年后,浪涛微博才会推出市场。

可是转念一想,没有微博,就代表网络营销这样东西还未出现在大众面前,顶多在论坛打打简单粗暴的广告,那么倒是给了她积攒人气的时间。微博第一批红起来的用户,就是从其他社区带粉丝过去的,狗扑、斗瓣、知否、人人网甚至企鹅空间都有用户分流到微博上。

分流倒还好,微博的出现,甚至可以说是令风靡一时的博客走向式微。

谁特么有耐心写落落长的博客日志?就算是极为受欢迎的网易博客,在后来,也败了在简洁接地气得多的微博身上,它短小的内容迎合了整个快餐文化。

一寸长一寸强,在网络时代却未必如此。

想着,姜绮点开了海角社区。

海角社区和一般论坛没有太大分别,它分为不同板块,在这个注册用户超过8000万的社区里,其中以海角杂谈、娱乐八卦和情感天地最为红火,每日访问页次可以达到百万人次。

姜绮的目光落到海角社区边边角角的广告上。

在这么高流量的网站上投放广告,价钱当然不低,但日后充斥各大论坛的‘软文’,现在还没有肆虐的迹象,偶尔有广告出现在论坛,但生硬得难以入目,而且很快就会被版主删除。

她点开海角杂谈,浮在第一页的其中一个贴子──

'爆料'一种神奇的中药丸,‘不行’的兄弟进来了,给你们揭秘!

这么明显的广告,一刷新,就被版主删掉了。

这类低端的软文营销,姜绮刚出来工作那会就写烂了,写得只要给她看一眼产品简介,就能轻轻松松写下洋洋洒洒的一大篇软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