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说实话,以现在的收入水平,咬紧牙关吃糠咽菜,总能攒下一部水果手机的钱。

他们售卖的便是一种小资幻像,水果机受欢迎的点之一,便是贬值度低,三星机有旗舰到入门,价位能从二千到五千,别人不能一眼看穿你拿的是哪个价位的,水果机则不同,意味着的是一种生活水准。

星巴克普及至此,三十上下一杯,有人认为味道一般,不值得。

但花三十块钱,买到一种小资生活的幻象,很多人是愿意的,而且会拍照放上社交空间──买一杯三十块钱的饮料,喝之前不拍一张放上网,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

曾经有撩妹达人说过,买礼物,最好先定预算,然后找同等价位里最高档的东西。如果预算只有500块,买一只500块的口红就要比500块的手表要来得有逼格。

姜绮便要塑造这种产品形象。

她弄的精选长微博,有着像素高,采光美好的食物照片,配上文艺形容,诱发食欲的点评,带上地址。这是个需要包装的年代,干货内容是必须的,但将微博美化ps挑选让人愉悦的配色色块,则能激起用户的转发欲。

有些用户转发,会考虑到内容会不会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观感。

例如一个注意形象的女神,即使喜欢看低俗笑话,也不会公然转发到自己的个人页面来,社交网络成了一种展现个人的平台,转发则代表了你的立场品味和偏好。

当然,这也是一种很奇妙的想法。

艺人黄子华说过,日记,你写给自己看,就是日记,当你写出来是为了展示给他人的时候,它就是一本传记。

传记是纪录伟人的生平,一切都值得记载──所以可以说明,为什么有人会频繁地将自己吃的沙悬小吃、黄焖鸡米饭以及自拍发上微博,它们当然不是稀罕物,但如果是伟人吃过的沙悬小吃,那就很值得发表了!

人人都是伟人,人人都想被关注,想在社交网络上塑造一个人设出来。

市花椒网,这个号的粉丝还很少,但这个不是问题,只需要让姜绮手底下的微博号多次转发,就能将人气艹出来,互惠互利,每个新营销号都要经历过这个过程。

等养大之后,这个号就能牟利了。

姜绮的目标是,只要s市的店想搞活动,想促销,或是新店开张,都会想到她来搞广告,她今天帮这店广告,第二天就能看到店家客人满座。

这个微博号粉丝不需要太多,只要搞出口碑来,s市人都关注就行了。

换一个地儿,就将把可以赚钱的路走好,让他人无路可走,至少不能与她走同路──其实,这也是为了满足她上辈子的一个梦想,便是昂贵得不舍得去吃的自助餐或者新店,能够以美食家的身份,被请去吃个够本。

而由於她要写食评,不用排队,店家奉上的份量和诚意又一定很充足……光是这个画面,已经足够让姜绮口水流到键盘上。

于彤感叹:“这是我干过最幸福的工作了,能不能把这个微博号交给我打理?”

“放心吧,吃的时候一定带上你。”

二人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目光。

倒是姜母在一旁很纠结:“你们吃的那个饭都放凉了,彤丫头,要不要伯母帮你热一下?”

“……不用了谢谢伯母。”

于彤叼着寿司,不知如何解释这个‘饭’本身就该是凉的。

“对了彤彤,来s市住还习惯吗?你应该没试过一个人在外面住吧,”姜绮突然想起这件事来:“要是怕寂寞,可以去我房间和我睡,我不会介意的。”

“谢谢我不搞基,就算搞也看脸……没什么习不习惯的,一个人住挺爽,其他同学也有去大城市一人发展的吧,相比起来,我还有你这个老司机带着呢。”

她转头带着笑意和信赖的看向姜绮,她一系列的抉择和行事都娴熟得像有着多年经验的社会人,没有一丝应届毕业生应有的迷茫和慌张。作为她的下属,于彤只需要搞定自己的家庭,买好机票过来投奔她就行了。

现在的姜绮,除出好友之外,已经是她眼中合格的领导者。

姜绮顿生感慨,等妈妈去另一间房处理货品时,才开口说话,免得她误会自己埋怨她不够富有:“的确,去国内城市还不算什么,我们这种没家底的,就像普通玩家,只能去免费地图发展,人家有钱的,可以花钱解锁国外地图闯荡。”

“我就不吐糟你玩游戏玩上脑了,但一个坐拥百万身家的人说自己没家底真的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