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堂屋内沉默,这事给赵翠娘,王氏还有周氏提了个醒,读书考功名这事,看来并不是她们将儿子送进学堂就能成的,因为每次考试的时候,落榜的总是比上榜的多。

再回想五弟的话似乎越想越有道理,但不看着他们,难道就放着不管。

“等孩子回来,问问不就知道了吗?”杨大栓开口说道,越是深入了解,他就越觉得他们以前想得太简单,读书考功名这条路,真的很不好走。

因为晚上李氏又跟春林唠叨进学堂要好好读书,听先生的话,不要跟村子里的孩子瞎玩,他已经是进学堂的人了,也不能在跟家里的弟弟妹妹们玩,只需要好好读书,别的事情都不用管不要养鸡等等这些杨春林都能够背的出来的话。

所以,之前的安抚白费了,这孩子跟着他们一起玩的时候,都不怎么笑,“小花妹妹,我肯定会变成书呆子的。”

想到昨天小花妹妹那傻傻的模样,杨春林就想哭。

几个孩子围着他哄劝,像逗他,结果没用,反而引得其他人的心情也跟着不好起来。

杨春花给杨天佑自家小叔所说的话有些是预防的,现在并没有发生,结果,除了她的傻哥哥外,三个弟弟都受到了影响。

没什么心情的一群人,在家里还没有准备午饭的时候,就早早地回来了。

“怎么了?这是?”其实,看着几个小家伙的表情,杨家人就知道老五并没有小题大做。

杨春林抬头看了一眼他爹,“哎!”叹了一口气,“没事。”

然后情绪低落地坐在小板凳上,他想,爹以后会不会嫌弃变成呆子的他。

杨春旭走到他爹跟前,小声地说道:“哥哥不想读书,我也不想读书。”

杨银柱看着大儿子那模样,心里难受得很,但要他答应小儿子的话,更是不可能,而此时此刻,杨银柱才明白,当初爹娘逼着五弟去县学读书时的心情。

杨银柱将李氏拉到外面院子,“你看看你,以后儿子读书的事情你别管。”

李氏张嘴要说什么的,儿子的那副模样,她也难受啊,特别是小儿子的话,她站在相公身边,怎么会听不见。

“行了,你要是敢再乱说,毁了儿子读书上进的心,我就揍你我就揍你。”杨银柱威胁道,“还有,以后别对着孩子罗里吧嗦地说着读书的事情,弄得好像你懂很多一样,你读过书吗?还能有五弟懂吗?”

李氏忙点头,不仅仅是因为杨银柱的威胁,而是想到她并没有读过书,若她那样做真的会毁了儿子上进的心,哪怕是只有一点点的可能性,那到时候她就是把自己掐死也没什么用。。

好在杨春林并没有真正地过一天亲娘所说的读书日子,因此,在杨银柱再三对他保证过,他的鸡可以继续养,也可以接着和弟弟妹妹们玩,只是在学堂里的时候,一定要听二叔公的话。

再加上第二天是元宵节,为了让几个孩子心情好起来,杨家几个兄弟决定带着他们去县城看大姑父。

听到这个消息,杨春花很高兴,她早就想见识一下这里的元宵节。

只是,结果却是令她失望不已,县城还是县城,商铺也都开着,因为逢五当集,人还挺多的。

“大姑父,晚上县城里没什么好玩的吗?”杨春花问道。

韩大鹏摇头,“黑灯瞎火的,有什么好玩的,倒是县令大人家很热闹,说是要举行什么诗会,每年都有,反正我听不懂,不过,我们还是要去巡逻的。”

原来不是没有活动,而是这些活动只在有钱有权的人家里办的。

于是,杨春花原本打算留在大姑父家待一晚上的,当天下午就跟着回去了。

正月十六这一天,是村子里学堂开学的日子。

一大早,杨春林就穿着李氏给他新做的衣服,原本的冲天辫用方巾包了起来,绑在头顶,像个圆溜溜的蘑菇。

对于这种小学子的装扮,杨春花已经不觉得意外了,第一次在村子里的学堂就看见了一群这样的,像极了白娘子的儿子小时候的打扮,只是更为朴素一些。

束脩,杨家是打听了其他的人家,按照中上水平准备的,五百个铜板,一条肉,外加一壶酒,就算是今年的。

杨家人也知道,这比起在县学实在是差得太远,也想多给些,可家里条件在那里,下面还有四个孩子,现在看着是还小,其实晃眼就会到上学的年纪,到时候加起来一算,杨家人身上的胆子就更重了。

“春林哥哥,拿只鸡,”杨春花开口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