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部分 (第1/4页)

内一些轻工业基础的补充。整个国内的轻工业,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和世界其他各国相其并论的程度。

至于重工业方面,用主席等人的话来说,一个成语来形容最为恰当,那就是‘惨不忍睹’

整个日本本土的所有重工业底子虽然已经被全部输送回到国内。但是。有了设备而没有相应人才,国家的重工业同样不可能发展起来。

几个月的时间,虽然有好几万的日本技工和工程师跟随设备一起被输送回到国内。但是,不到十万的人才对于一个拥有好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现在的中国政府,面对这个瓶颈,只能利用这些有限的技术人才。将国内急需的一些重工业给发展起来。至于其他方面,正所谓一口不能吃出一个大胖子,只能等到国家拥有足够的人才以后,才能一步步扩展开来。

此时此刻的中国,不仅仅在重工业方面不得不面临这个发展瓶颈。就连军队的机械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也不得不面临这个瓶颈…

作为此次出征日本本土报酬之一的大量重型,中型坦克。先进战机,先进舰艇…。同样因为军队技术兵种和相应人才不足的原因,让大量新式装备。不得不停在仓库…。。

想到国内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再想到中苏之间越来越大的摩擦和不稳定因素。重生以来,一直保证将祖国发展强大思想的刘华,忍不住担忧起来。

因为他清楚一个事实,在蒙古草原那种广阔的地形上,一旦和苏联爆发战争。仅仅装备轻武器的中**队,即使拥有再怎么强悍的战斗意志。在苏联装甲部队的钢铁洪流面前,也只有被消灭一个结果…

而要想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发展属于自己的装甲部队。发展空军部队,发展有着坦克装甲克星称号的陆军陆航部队,甚至于发展可以进行精确打击的专门导弹部队…。

陆航部队,因为世界各国都还没有真正进行重视的原因。刘华可以自信的说,只要自己能够找到相关人才,凭借自己先知先觉的发展方向。一定能将中国陆航部队打造成一支领先世界其他各国的精锐之师。

导弹部队,其关键技术就是制导以及火箭技术。而刘华此次美国之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向国内引进一批火箭技术人员以及电子技术人员。当然,还包括刘华一个不能说的秘密,那就是引进研究生产核武器方面的核物理人才。

在刘华心里,火箭技术不仅仅应用于导弹,同样应用于后世的卫星发射,今后喷气式飞机的动力之源…。

至于电子技术,仅仅在军事上,就包括导弹制导…。雷达技术…。各种舰炮,火炮,飞机,坦克…的火控系统…。。

可以说,只要自己能够引进这方面的技术和人才,就足可以让中**队现代化进程直接向前跨越一大步,甚至于在某些方面超越美**队。

当然,这两种还没有出现的兵种,仅仅是刘华通过此次出访美国以后,才能够一步步研究并且组建。而现在,已经有两种兵种发展的瓶颈直接摆在刘华面前,需要他进行解决。

短暂的沉思以后,刘华对着面前的邓公开口道。

“老邓,从装备运回国内到现在,时间已经过了四个月之久。我想要知道,四个月的时间,我中**队一共组建了多少坦克和空军部队…。”

“两个重型坦克师,六个中型坦克师…。空军方面一共组建六个战斗机团,12个中型轰炸机团,2个远程重型轰炸机团…炮兵方面,因为各个部队储备的炮兵人员还算充足,已经按照军委命令成功组建24个重炮旅,另外,还有12个重炮旅正在组建之中…。”

“海军方面,因为我军有限的海军人员已经进入超负荷运转,所以,除了现在东海和南海两支舰队以外,剩余舰艇,全部停在船坞。不过,根据海军陈司令的报告,最迟三个月,新一批集训的海军学员就可以毕业。届时,海军装备的所有舰艇,将会全部列装部队。但是,要想真正形成战斗力,没有一年以上的磨练,几乎是不可能的。”邓公一脸凝重的回答道。

“。老邓,看来咱们国家现在唯一缺少,也是最缺少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才…。”

“只要人才充足,不管是工业方面,还是军事方面,我们马上就能向前跨出一大步…”听完汇报,刘华忍不住感慨道。

同样清楚人才重要性的邓公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而后,一脸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开口道:“副主席,人才是重要。可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数十年的不断培养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