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1/4页)

章阁老那边知道后,吓得魂都快没,他带着他那堂弟把这位侄子给抓回去关了起来。

章阁老为此还到太子面前求了情。

太子好笑,从善如流饶了章起居郎的不敬之罪。

皇太孙知道这事后,也觉得好笑。

他父王明明不是小气之人,可朝臣,哪怕章阁老,都怕他怕得要死。

“不过,先生,这位章大人,就是之前你所说的要请来为我补地理,写《山经注》的那位章大人?”

许太傅哑然。

可不就是这一位。

四十岁之前写了历史与地理共一书的山经注,四十岁之后,站于朝廷庙堂之中,甘愿当个小起居郎记载皇帝言行,想为周朝史书记一笔的迂腐书生。

好在,太子并不讨厌这类人。

他这位师兄,光凭着《山经注》这一书,就可博得周氏父子的刮目相看了,可惜他从不自知。

把他支出去,其实也是太子在保他。

若不然,太子盛怒之下,可未必留得了他。

“先生……”

“是那位。”

“章延息章大人吗?”周裕渝想了下,“那你跟他说过要来教我吗?”

“尚未。”之前春闱监考,阅卷,又跟太子与考课院同僚商量官员的任命,等官员接令出了京,他又写档入库,直到现在,终档还没审完,还要缓几天才能送进架阁库。

“那你跟他说说吧。”周裕渝还挺想见见这位章大人。

就是不知道这位章大人想不想见他。

章延息得了师弟的话,还是来了。

来了见完礼,跟皇太孙小声地讲,“我师弟说你能带我见太子……”

“你教好我了,我就带你去见。”皇太孙贼精。

“那太多谢皇太孙了。”章延息一揖到底,甚是感激涕零。

他师弟,许太傅在旁边笑得拿扇子挡了嘴。

他这师兄,被他先生以前评价一根肠子通到底,适应不了尔虞我诈的官路,但却是个有大福之人。

可不就是如此,他这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皇家世族都不愿意占人便宜的性子,倒也保得了他走出一路顺畅小道出来。

那一边,辰安小郡主也一直挺好奇地看着这个长得像个小老头的章大人,手中握着这位大人写的山经注。

这是她母妃最爱看的书。

说写这书的大人,肯定是一个至纯至粹的人,所以才能舍得花那么多的时间,把他们周朝一条条河一座座山,不分大小,它们的来龙去脉,全都详细地写在了一本书上。

想来至纯至粹的人,长这个样子?

不过想想,户公公长得也不好看。

辰安郡主因此若有所思了起来……

**

柳贞吉是从女儿口里知道了章家那位花了二十年写了一本书的起居郎成了她儿子的老师,知道后,她还特地派了人去给先生送了点茶水点心。

周容浚回来后,她跟他提了此事。

这事周容浚早知道了,没他点头,章延息也进不了宫。

就是他还真不知道,那位起居郎居然能得太子妃这么多的赞美。

“这位章先生把许多小山比作小姑娘,小童子,年代久的,就比作是德高望重的家,是福泽后代的长者,想来本人应是个内心柔软的大儒。”在柳贞吉心目中,真正的儒士,有学之士,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见她夸的时候还笑弯了眼,太子爷不动声色地瞥了她一眼,淡道,“是个小老头。”

可能得让她失望了,那是个老头子。

“咦,是吗?”只闻其名未见过其人的太子妃微讶了一下,随即释怀,“也是,在外跑了二十来年,任谁都来得快。”

“是吗?”太子爷淡淡道,漫不经心地拿起桌上茶杯喝了口水,又很是淡然道,“我记得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长得像个小老头了。”

“嗯?”柳贞吉不解,“我看章阁老他们家的人长得不错啊。”

“章阁老长什么样,你都记得?”太子爷觉得不对劲起来了。

他记得她就见过几次章阁老。

还有章润居,章婉约的父亲,她也见过。

“记得啊,”太子妃还没回过神来,她记得她见过的章家人都一表人材的,说实话,章家人长得老都挺秀气的,即便是男子都如此,就是章阁老年纪大了,也是个秀气的老头儿,又浑身的文气,实在与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