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页)

作者有话要说: 我家小星星果然是天赋异禀~

☆、谁家儿郎初长成

柳桥溪畔有位女大夫恬淡清雅、医术精湛,平日治病外还予人代写家信。乡里街坊曾传段大夫乃宫中御医。她心地善良、不求名利,索性离宫领着弟弟安身在这个小镇上。

午后小歇,柳枝上蝉鸣响耳。

“大夫,”衣着艳丽的妇人依在摊子旁,忧心忡忡沙哑开口问道,“徐大娘嗓子疼得慌,快开些药方。”段颖川铺平纸,提笔沾了些许墨,笑问:“近来可吃了辛辣之食?”

“这倒不曾,”徐大娘闻言看了看,这女大夫竟也是温婉大方。她犯了老毛病起爱做媒的心思,也不管还在疼的嗓子笑眯眯问道,“姑娘可还是独身一人。大娘跟你说啊,隔街林掌柜的大郎可是才貌双全,待人和善。就是实诚些,不太善言辞。诶,哪家的姑娘有这份福气与他喜结良缘,将来定是合家欢乐子孙满堂。这不,他前日还问起呢?姑娘脸皮子都薄,你只管悄悄和大娘说一声。可有意愿?”

段颖川只是笑着摇摇头。

“哦,不喜欢结巴。”徐大娘也不气馁,饮了口递来的凉茶随即殷勤道,“那豆腐坊的豆腐潘安如何?气宇轩昂、人高马大,最最重要的是知道疼人,保管嫁了过去只等着过好日子呢。”

“大娘,”段颖川挥笔而写,不忘添上三个字“少说话”,把处方递给了大娘交代道,“按照上面的做,嗓子会好些的。”

徐大娘接来方子折好,善解人意道:“豆腐潘安年纪是大了些,当爹还差不多。改日,大娘再帮你牵牵线。”她还颇有感慨,“大娘年轻时歌喉余音绕梁,多少年轻俊才把家门槛踏破。偏是老头子嘴甜的,哄得爹娘团团转。姑娘可是要看准了,这男人呐花言巧语最不顶事。对了,上回瞧见,你家阿弟也是文质彬彬,唇红齿白,跟…跟大官家的贵公子似得。哟,亮得大娘眼都要晃花了。他可有看上的谁家姑娘,大娘保准能说成……”

段颖川无福消受这番热情,只笑说:“我会问的。”

“大娘该到我了吧?”身后排队的年轻人咳了两声,吊儿郎当埋怨道,“您都说了半天了。”徐大娘总算愿意起身了:“诶呀,小哥急什么啊?大娘看病都不急呢。”

年轻人豪迈地坐下:“诶,正常。老人家哪个没病,我还有病呢。”抱着孩儿的小妇人推了推他,年轻人也不在意。徐大娘叉腰,义正言辞:“说谁‘老人家’呢?”

年轻人努努嘴:“湖水在那,自己照照不就知道。”徐大娘气得跳脚。眼看要对呛起来,段颖川无奈道:“好了好了,大娘去抓些药吧。太阳下山,药堂要关了。”徐大娘不甘心哼了一声,扭着腰走了。

年轻人闷咳几声,唉声叹气道:“大夫啊,你说我这么咳都不停。到处看过了,心肺也没啥问题。一直没好,喝口小酒才能缓缓。你说,我是不是要去烧香啊?”

段颖川摇头笑:“平日喝酒厉害吗?”年轻人摆手道:“少了少了。”

小妇人哄好孩儿,出声道:“前些年每日一大坛,好说歹说才肯一日一碗酒。大夫,我怕穗儿以后也会…”年轻人呛声道:“穗儿要会早会了!”两口子当街斗气。其实都是相公数落,他的夫人赌气闷不吭声。

段颖川头疼,又做完一回和事老,再问几个问题才对年轻人道:“猛然断酒还不习惯。咳嗽只是一种,看你也有点烦躁。凡事循序渐进……”

年轻人告别道:“大夫再会,”他忽又拍拍脑袋,“啊,还是不要再会的好。”

石桥下水光潋滟,桥上温文尔雅的白衣少年翩翩而来:“川川!”段颖川笑着抬眼。石桥边,蔺星轩戴着方正的巾帽,书院标志性的高雅衣衫,仿若踏风而来的仙人。准确的说,他是一路跑过来,迎风扬起的衣角潇洒自如。蔺星轩抱着几本薄书,额上细汗亮晶晶的眼眸弯了弯:“川川要回家了吗?”

段颖川踮脚为青年擦了擦汗:“恩,今日早点收摊吧。”看着蔺星轩改不了活泼的性子,她只想笑。书递给段颖川,蔺星轩愉快地帮着收摊。他还一边说道:“今日夫子还夸我呢。”

“是么?当面称赞的?很难得啊。”段颖川想象不出,严苛的韩夫子会有不横眉立眼的样子。看蔺星轩那么高兴,忍不住笑问,“夸了你什么?”

蔺星轩窃笑,背手而立道:“他没说出来,可戒尺全告诉我了:‘心无旁骛当如此子,大智若愚。’是夸我吧?”

蔺星轩一脸小得意地,笑颜明媚。段颖川脑海里只出现少年一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