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那些人当瞎子对待吗?想到这里,严坤之一阵头大……

也不能怪他严坤之头痛,任谁有这样狂妄的心腹都不是好事,想到心腹,严坤之心里一动,等书房整理干净之后,严坤之坐下来,开始提笔给温体仁写信……

杨波和周光壁当然不知道这些事情,他们忙着谈论发财的门路。

“知闲啊,老夫这几日时常耳珠烧灼,是不是有什么人在背后骂老夫哪?”周光壁见到杨波第一句就问道“没有,绝对没有,谁敢在背后诋毁老大人,杨波第一个就不放过他!”杨波愣了一下,赶紧拍着胸脯保证。

周光壁眼中精光一闪而没,却没有再提这事,而是问道“知闲哪,听说你已经招了近八百青壮了?”

杨波知道瞒不过他,点头

“知闲糊涂!”

周光壁怒了:“这官场上哪有这样实心眼干事的?一个空饷不留,你知闲娶了个如花似玉,又带着百宝箱陪嫁的小妾自是不妨,老夫还有一家老小要养活那?”

杨波也是苦着脸,他知道周光壁捞不到油水在敲打他,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捞钱?

“大人,不如这样?”

杨波转了转眼珠说道:“老大人,我即墨营每日消耗的米粮也不是小数目,不如大人寻个账房,专做米粮生意,每年也能落个千两的收入,如何?”

“放你娘的屁!”

周光壁撸起了袖子怒斥道:“老夫好歹也是堂堂的即墨营把总,居然沦落到靠贩卖米粮度日,说出去不给人笑死啊?”

看到杨波愁眉苦脸的样子,周光壁也不跟他兜圈子:“即墨营每年只发九个月的饷银,此事就这么定了!”

杨波知道自从严坤之上任后,对于即墨营的装备饷银从来没有驳回过,都是优先拨付,现在周光壁赤裸裸的要贪墨三个月近三千两的饷银,杨波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亏空谁贴,只能是自己这个冤大头补窟窿了。

“大人?想不想在即墨县圈些田地?”

既然周光壁不仁,他杨波也没什么心里负担,给周光壁出了一个馊主意。

“哦?”

周光壁大感兴趣,凑了过来问道:“我就知道知闲不忍心老哥哥全家喝西北风的,且说来听听?”

等杨波赶回营,就收到了何九的情报。

何九干得很不错,自从登州设立情报点后,消息开始源源不断的传了回来,何九更是整理了一份登州围城后的大事表,派人连日疾驰,送到杨波的手里。

杨波顾不上吃饭,打开加急信件仔细看了起来……

崇祯五年九月一日,登州城下,新任巡抚朱大典会集全师,完成了对叛军的包围。

登州三面靠山,一面朝海,内有水城直通大海,叛军有水城在手,不肯归降,且登州孙元化遗留下的火器众多,孔有德炮击官兵,死伤颇多,而叛军都是百战之师,守城得法,井井有条,最初,以毛承禄守水城,孔有德守南城,耿仲明守西城,李九成守东城,李九成死后以王子登代,城中衢路不许山东人及南方人来往,以防内变。

城垛厚帮土石,每口守五个人,每人值一更,叛军彻夜巡视,传响箭警示。垛口列箭跺、火器,悬大石、撞竿防备云梯,又常坠人去城外为夜哨,官兵还没靠近城池,城上已经有了戒备。

九月四日,官兵急切之下攻城,死伤无数,李九成凶悍,时常出城邀战,虽然各有胜负,但叛军士气高昂……

九月十六日,朱大典召集众将商议攻城之策,未果,最后只好分片包干,登州东西共计三十里地,两边都直达海边,朝廷以步兵防守,马军机动,分陈洪范,刘泽清守西城,吴襄、靳国臣、刘邦域、王宪等为后援,分刘良佐、丁志德、邓玘、方登元于南城,金国奇、祖大弼、栢永馥等为后援;分牟文绶、王武纬、王之富于东城,祖宽、张韬等为后援,把登州围得水泄不通。

九月二十三日,巡按谢三宾在城外筑起炮台,置红夷大炮,凭高轰下,直取城内,穿墙透屋,无所逃避,城中死者无算,叛军有城墙护身,火炮击中的多是城内寻常百姓……

九月二十六日,官兵射悬赏入城,称有擒获叛军贼首不论生死,加官进爵,当夜有叛军军士来投,供称孔有德,李九成等欲弃城而逃,被部下所止,称若是二人不听,威胁要各自散去,孔有德,李九成等不敢再议……

九月二十八日,孔有德亲率一千二百骑兵从西南两门出击,步兵跟随。总兵吴襄、陈洪范、杨御蕃、刘泽清,副将靳国臣、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