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1/4页)

听到杨波的话,财务司许多人都赶紧拿起纸笔开始记录。

“……我用固定设备、资产、产品、渠道等入股抵五成股权,另外大小夫人各自入股十万,也占一成股权,各司和军队占两成,另外两成用来吸纳其他有钱的富商,好比姚家和伍家等,再放一些风声出去,让他们不要把眼光死盯着田地不放,商业比种地更挣钱,流民多得很,种地还怕找不到人吗?告诉他们要入股就要早下决心,我能保证他们近十年的收益”

杨波打量了一眼想说话的徐静斋道:“你是不是觉得我说话过满,一旦兑现不了有损信誉?”

徐静斋点头道:“不错,小人仔细考虑过,目前高度酒和玻璃制品除了辽东和江南一带外销路很狭窄,姚家几次警告咱们,咱们带气泡的杯子手镯要不是售价低廉根本销不出去,他们宁可花大价钱购买弗朗机人运过来的东西……”

杨波道:“放心吧,解百商社还有许多项目上马,镜子,纺织机,印刷,制糖厂等等,销路更不用担心,那些缙绅以为拥有资本,把持渠道,背靠着权利,他们便能子子孙孙永远垄断下去,可惜这些在军队面前统统都是笑话,我说十年真的是不想吓唬你们。”

杨波望着肖玉兰道:“以后财务预算这些东西你就不用管,提拔几个助手上来就成,你替我专心打点解百商社的运作,解百商社集中了咱们军队和民政所有人的财富,而且商社以后会成长成一个席卷大明各地的庞然巨物,交给其他人我不放心。”

肖玉兰笑着点头答应,自己能力并不算出众,少爷这份信任就足够让她开心不已了。

杨波又问徐静斋:“你们银行筹备的如何了?”

徐静斋摇头:“还在寻找精通印刷的工匠,还有纸张问题没有解决,发行会票肯定不行。”

杨波想了想:“那些留到以后慢慢解决,先把银行成立起来,当兵很多都是孤身一人,也没地方存钱,我听说还有把银子埋在床底的,你们开展个存款业务,提供低息,哪怕没有利息他们也愿意存,有我的信誉保证,你们担心什么?”

几个筹备司的人员都齐声道:“是”

杨波又说道:“目前银行除了吸纳存款外,放贷和私钱也是很重要的路子,私钱说了很多,就不用再提,以后我们旅顺除了军工部门外。其他民用和相关原料的种种,都会开放给民间,银行提供低息贷款给他们,你们注意扶持一批典型,让这些典型商户带动其他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不能做?木器,农具,开采,冶铸,运输。畜牧,还有很多行业,种植药材人参,养殖狐貂,对不对,他们做大了。咱们解百商社甚至可以直接下定给他们,运往日本的东西供不应求,他们根本不用担心销路,除了日本,明年咱们还准备拓展其他西洋诸国的贸易,海外市场大得你们无法想象,你们做好监管。替他们把脉,不是把银子给他们就不管事,等他们还不起贷款再逼人上吊,那样是绝对不允许的,每一笔贷款都要能经受监管,有些人说,管理太严,那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我不放贷行不行?我告诉你们,不行。这个要纳入日常的人事考核中去……”

“老兵福利保障司作为和军队的中介,可以成立一个保安公司,专门替这些商户牵线搭桥,山东有肖莫愁他们在,不必担心什么流寇。设卡,地方保护问题,就算商户们要贩运到天南地北都行,担心什么?咱们出动军队替他保驾护航,只要他出得起开拔费,为了鼓励他们经商,头两年可以把商税定得低一点,与未来的收获相比,这点税又算得了什么……”

杨波望着众人又严肃的说道:“旅顺个人名下都有土地,虽然咱们鼓励民众经商,但粮食是咱们的立身之本,绝对不能松懈,要经商可以,但名下的土地不能抛荒,必须转包出去才能经商,咱们对商户该征收的粮食也不能用银子折变,必须实打实自己地里种出来的,这个政策十年内不会改变……”

老兵福利司的于本道笑着插言:“大人放心吧,乱世粮食多金贵他们心里都有数。”

杨波严肃道:“我不是担心现在,而是担心以后,要知道把这个商业怪兽放出来想装回去就不容易了,你们记住一句话,资本来到世间,是要吃人的,靠自觉是靠不住的,必须未雨绸缪,制定出种种限制的对策出来。”

众人被杨波描绘的前景吸引,心中不由暗自盘算着,若是大人不是偏安一隅,而是权掌半壁江山,坐拥数十万或数百万人口,那会是怎样一个让人憧憬的美好情形?

“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几个人暗自嘀咕。

杨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