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4页)

“铜柱铁柱两兄弟那么好,偏偏遇到这样的娘和大嫂,唉,难的。”

“三姑,曾家老太婆也受到惩罚了,作为儿子是应该照顾她,这么大岁数的人了两腿不便于行动,多受罪啊。孝顺的儿子就该出钱请最好的大夫来治病,减轻她的痛楚。”

一时这群妇人中有站在曾家老太婆这边的,也有站在曾铜柱两兄弟这边的,争论的那个热闹啊。

如意家现在只有如佳几个,赵子丰刘氏去大姑父家帮忙去了,谁都没想到老人刚入土为安,韦东耀一家就来闹了,为了那几间青砖大瓦房,也不想想之前两个老人生病在床看了多少次病花了多少钱,只算着老人活着的时候有积蓄。

如意正在扔豆腐渣进鱼塘给鱼吃,突然看到曾铁柱一脸不快的走过来,把菜篮里的豆腐渣全部扔进鱼塘后,她走过去问;“铁柱哥,你怎么了,看起来不高兴的样子?”

曾铁柱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如意,听到她的问话,吐了一口气,看着她一脸平静安详的笑意,糟糕的心情好了一些。

“糟心事。我心里好怨她为了虚无的克人的说法而忽视我,不顾我和我哥年少是否能生存下去,一把我们赶出家门。现在生病了,她们就想起我们来了,每次都这样好事没份,坏事肯定少不了。”

有些事情不是经历多了就能坦然去面对的,曾铁柱一直都觉得自己蛮有克制力的,对不好的事情见怪不怪了。但真正面对的时候,特别是自己亲娘和大嫂那刻薄无理的嘴脸,自己真的好压抑,真想大叫。不想管却不能,一个孝字压下来,自己的前途就没有了。

“我们去爬山吧,到了山顶的时候往下看,大声叫,你就会发觉舒服好多。”

如意想想知道是为了曾家老太婆药钱的事情,但这曾家的家事自己无权过问,清官还难判家务事,何况自己。再提这事,只会让他心情更糟糕,他不是个善于吐槽的人。如果是自己的话,也不希望把这难堪的事情挂在嘴里,伤自尊心。

两个人慢慢的走向山头,沿途有不少果树是两个人一起剪枝浇水施肥精心打理的。如意指着某一棵树问他还记得那时自己爬上树,不敢下来的糗事。

一边走着,一边回忆着,如意发现自家和他两兄弟蛮多一起劳作的画面。如意突然发觉他菱角分明的面孔,黝黑的眉毛,古铜色的皮肤好男人。不过看着他脸色开始有了笑容,越来越多话说,她发觉原来还是一个大男孩,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是平常隐藏在那张表情不丰富的脸上,自己没怎么发觉。

在山顶上,俯视下面的有些稀疏的绿油油的庄稼,远处有些黄色的田埂上有几条牛,牛背上有一个牧童,山山水水,好一副安宁温馨的田园画。

“啊啊···”如意双手喂在嘴边大喊道,“铁柱哥,快喊啊,听回音,好痛快。”

曾铁柱看着调皮的她,大声喊起来,“啊···”

“嘻嘻,喊出来就舒服了吧。我以前心情不好时就喜欢站在高处往下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然后再大喊几下,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幸好我家是在边缘处,没多少人家,不然听到我这样大叫还以为是疯子。”

“站在这里,自己其实很渺小,我们的那点烦恼不算什么,生活在继续。如意,谢谢你,这个方法很好,以后我读书读闷了就去山上走走看看。”

曾铁柱想着就自己和如意两个人单独相处,时间不能长,免得被人看到招来闲话。自己是无所谓,但如意的名声就坏了。

两个人走着回去的时候彼此说起自己的未来,如意期待如爹娘那样平凡幸福相携的过一辈子,铁柱目前只想着中举出人头地,以后怎么样还没想过,或许他要开始考虑。

下山后就远望到如意家门口停了一辆马车,预计是有客人来,铁柱就绕小路告辞回家了。

“如意姑娘,这是小少爷让我交给你的东西。”原来是孙承泽身边的书童墨玉,他把一个包裹拿给如意,说道。

“墨玉,不好意思,我家现在不方便招待你,这钱你拿着去喝茶,谢谢了。”家里只有大姐带着如静和小宝,不方便见外男,因此如意从荷包里拿出15文钱请他喝茶。

送走墨玉后,如意在后院找到大姐她们,打开包裹,里面有一封信,送给大姐的是一本绣样,如意的是《王祯农书》,儒青的是砚台,看石质细腻不便宜,如静的是县里的桃花酥,小宝的是七巧板。

信上写着他担心如意一家在这次灾难中是否安好,他在勤劳苦读争取考到举人,想念跟如意她们爬山打猎,下河捉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