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爹、娘,你们别想这些了,就是往后我真说不了亲,这不是还有哥和三郎吗?等我嫁不出来,就让他们养我。等我老了,就让我的侄子们养我,这日子啊,自由着呢!”冬至哈哈大笑,借此来缓解气氛。

“你个姑娘家,说啥嫁不嫁人的,也不知道羞!”柳氏笑着责备了冬至一句,心里的情绪被冲淡了不少。

“莫胡说!”李小柱也责备了句,不过这语气倒是带了笑意。

“爹、娘,冬至这么能干,往后求亲的人得踏破门槛,还怕嫁不出去?实在嫁不出去,我和三郎养她,是不三郎?”二郎信誓旦旦地承诺完,目光转到三郎身上,问道。

见大家目光都聚集到自己身上,三郎连连点头,小大人地说道:“以后三郎和哥哥养姐姐!”

“你知道啥就说要养你姐?”柳氏拍了拍三郎的脑袋,笑着说道。

三郎不服气了,“不就是嫁不出去吗?三郎知道,以后要是姐姐嫁不出去,三郎就养姐姐!”

“我们三郎对姐姐最好了!”三郎可爱的反应,彻底取悦了冬至。她忍不住冲过去,一把抱住了三郎。

一家子笑闹了一番,天色更是暗了下来。这时,水已经烧开了,大家轮番洗了澡,再坐到外面乘凉。

坐了会儿,大家回了屋子睡了。

一觉睡到大天亮,起床后,吃了早饭,三个孩子背着背篓,上山继续摘刺萢,而李小柱,则下了地。

第二日晚上,冬至将盆里的水倒了,拿出刺萢,将里面的余汁挤压出来。

等全家洗了澡,冬至将之前买的糖拿出来,化了合适浓度的糖水,倒到锅里,慢慢煮着。煮拂后将一旁的刺萢到进锅里,先用旺火,煮制1小时左右改用中火,继续煮。等煮到一定程度,滤起后放到碗里。

“爹,这要入缸,可咱们家没缸啊?”将刺萢捞起来后,冬至犯了难。这不如缸,味道肯定是要变的。

李小柱听了,放下手里的东西,去村里的李小山家借了个小坛子回来。

冬至欣喜地接过坛子,里里外外擦洗了一遍,在将刺萢放入坛子里,等着入味。

ps:大家晚安

☆、61。第61章 制果脯5

这几日,三个孩子一直在山上摘刺萢,李小柱则下地了,而柳氏,除了将家里的活都包了之外,还得给几个孩子被山上树枝刮破了的衣服缝缝补补。除此之外,她还有绣帕子卖钱。

冬至之前没做过这类果脯,所以她自己没啥信心。这几日一直都是在实验第一日摘下山的刺萢。为了刺萢摘回来后方便保存,他们摘的都是那些还没完全成熟的,这样便可以多放一段时日。

这日晚上,冬至从坛子里拿出加工了好几次的刺萢,配制浓度为60%左右的新鲜糖液,待糖液煮沸后再下刺萢,用中火煮制1小时左右。煮制的过程中,冬至还加了一些油进去,去杂质。等糖达到合适的浓度时,起锅。待稍冷后上糖衣,再经冷却,便是制作完成了。

冬至手脚麻利地将这一切做完,拿起筷子,夹起一块塞进嘴里。味道不错,至少比她预料的要好很多。刺萢原本有的涩味,在制作的过程中全被除去了,留下了酸甜的味道。

“冬至,咋样?”

“姐,好吃吗?”

李小柱、柳氏、二郎和三郎忍不住,同时问出了他们心中的问题。

这冬至折腾了好几日,不知道有没有成功。

“你们都尝尝吧”冬至吃完,对盯着她的四人说道。

看她面无表情,他们心里猜测是失败了。

“冬至啊,不想咱们再试试。这不是才第一次嘛,不行也是常事,冬至啊,咱不放心上,啊?”柳氏拉住冬至那只垂在身侧的手,安慰冬至。那眼神,全是鼓励。

冬至见他们的样子便知道他们是领会错了她的意思了,自己娘还对着自己说了这番安慰的话,心里好笑的同时也一阵窝心。

“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让你们也尝尝,看味道咋样。要是味道不好,我再看看能不能再做好吃些。娘,你闺女是这么扛不住打击的人嘛?”冬至反手握住柳氏的手,解释道。

听她这么说,柳氏才放心。

众人拿起筷子,夹了块果脯,放鼻子下闻了闻,糖的香味窜如鼻中,刺激地嗅觉。放入嘴里,却并没有想像中的甜,吃着不腻人。那甜味里带着一丝酸味,刺激着口水不断分泌,二郎和三郎忍不住一口吞下,吞完,又觉得丢人,两张小脸全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