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刀,能把任何人搓磨成他想要的模样。情自笑头。

十月底秋闱,因此十月初二的婚期真是让人忙翻了天,梓锦每日的跟在姚玉棠身边陪太子读书,跟着管家,海氏里里外外的四处奔波,老太太时不时的就把吴姨娘跟莫姨娘叫去甤锦堂呆着,让她们做针线,说是给姚玉棠跟梓锦锦上添花的,其实老太太是怕莫姨娘又出什么幺蛾子,拘着她罢了。吴姨娘向来娴静,倒不觉得苦,莫姨娘这些年很少动针线,便是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住,看着吴姨娘温柔贤惠的样子,忍不住的说道:“你倒是坐得住,你的五姑娘也要说亲了,你就一点不心急?”

吴姨娘浅浅一笑,眉头也不皱一下,淡淡的说道:“太太是嫡母,自有太太操心。更何况还有老太太跟老爷,我一个妾室哪有资格说什么,更何况太太跟老太太难不成还会害了她不成?总归是姚家的女儿。”

莫姨娘看着吴姨娘这幅娴静的样子,越发的火大,“这么多年你就是这样,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就没有点自己的心思?”

吴姨娘迷茫的看着莫姨娘,问道:“什么心思?我只知道做妾就要守本分,伺候好太太跟老爷,其余的不是妾室能管得。太太待我甚好,绫罗绸缎穿着,山珍海味吃着,丫头婆子使唤着,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每日三炷香,期盼佛祖让姚家更加兴旺,家里人身体康健,这就是我的本分了。”

莫姨娘默默的坐下,良久不说话,长叹一声说道:“你倒是想得开,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求。”

“我有的够多了,再多了我消受不起。”吴姨娘垂着头又拿起了针线,缓缓的说道:“五姑娘能投生到姚家是她的福气,太太不曾苛待庶子女,老太太心地慈善。老爷又是个长情的,这些年姚府也没有再进来是妾室,老爷也没有收通房,这院子里就咱们三个,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女人能活到咱们这个份上,我是知足了。”

莫姨娘瞧着吴姨娘,想起这些日子来的委屈,碰壁,难得的说道:“四姑娘的婚事,总是差了些……”

吴姨娘依旧垂着头,手里的针线不曾停顿,只是说道:“若是这门婚事落在我们五姑娘的头上,我都要酬谢神恩呢。”

莫姨娘冷冷的看着吴姨娘,问道:“你这什么意思?”

吴姨娘也不怕,只是轻声说道:“一个庶女,你说能嫁给什么好人家?就算是嫁到好人家,你能做到长子长熄?人家可瞧不上一个小庶女,就只能嫁给庶子,可是庶子上头有嫡子压着,一辈子也未必能出头,将来分家产能分到多少?我倒瞧着侯家虽然落魄了些,可是姑爷是举人,只要秋闱中了进士,大好的前程在前头。四姑娘这个时候嫁过去,伺候卧床的婆婆,照顾读书的小叔,将来谁能越得过四姑娘去?就是小叔后娶的媳妇再金贵,在四姑娘跟前那就得敬着,一句长嫂如母,更不要说小叔的前程还是嫂子拿陪嫁供出来的,只要姑爷争气,在仕途上有进益,四姑娘一辈子的容华是保住了。老太太良苦用心,虽然四姑娘头几年会过得苦一些,但是有姚家给的陪嫁,还能苦到哪里去?”

吴姨娘这么一说,莫姨娘就慢慢的想了过来,脸色变了几变,叹道:“照你这么说,这还真是一门好婚事?”

吴姨娘抿嘴一笑,道:“糟糠之妻不下堂,更何况四姑娘能诗词善歌赋,定能与姑爷琴瑟和鸣,你有什么不知足的,还四处去闹,要是我开心还来不及,我们五姑娘要能有这样的婚事,我睡着都能笑醒了。”

莫姨娘细细的品味这番话,慢慢的开心起来,看着吴姨娘说道:“没想到看着你平日子里话不多,事情倒是看得通透。”

“有句话怎么说来,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了老爷这么多年要是一点长进没有才是丢人了。”吴姨娘道,面上带着柔和的微笑。

莫姨娘看着吴姨娘这样的恬静,以前是极看不上的,现在却突然觉得这样的在、日子其实也不错,慢慢的倒是跟吴姨娘说起了知心话,吴姨娘不是嘴碎之人说话又柔和,劝人也是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很快的莫姨娘跟吴姨娘的关系好了起来。

老太太听着卢妈妈的话,点点头说道:“吴姨娘做的不错,她能把五丫头养的这样好,让莫姨娘跟她多学学对她有好处。”

“还是老太太技高一筹,要不是这阵子莫姨娘处处碰壁,尝尽冷暖,要是以前的莫姨娘哪里看得上吴姨娘,又肯跟吴姨娘好好说话的。”卢妈妈笑道。

“你们老爷对这个莫姨娘总还是有几分旧情,我也不好真的打杀了去,撵到庄子上,她毕竟是有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