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好好歇息便是了。”

白大夫的口气云淡风轻,但那手上的斑斑血迹被她瞧在眼里,清清楚楚。那便是花半夏犯罪的证明。她此时才发现,被子平平整整地盖在她身上。当然不可能是半路昏睡过去的花半夏自己盖的。

花半夏的心拔凉拔凉:从厨房回来的白飞白看到的就是一个裹着被子、姿势难看地瘫倒在床上,像要睡死过去的一头猪,这头猪还半夜嚎叫,抓着他的手,眯着眼睛哭得涕泪横流:“你不要走,你不要走……”

多想有一把泥巴,可以糊在自己脸上。

花半夏满脸通红地坐起来。白飞白却没说什么,背对着她,从案上的一个白白的碗里拿出一个白白的鸡蛋,似乎在对着眼睛轻轻地抹。

对了,花半夏羞愧欲死地回想起来:那只眼睛,还是我打的。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夜半,白飞白一动不动地坐着,花半夏手拿鸡蛋,专心致志地在他眼睛上描啊描。他们的脸离得很近,两个人的鼻子中间,只有一串烛火在闪耀。

这样的场景,甚至有点像夫妻间画眉。

白飞白轻轻一咳:“公子这般体贴,飞白,咳,受宠若惊。”花半夏的手早就酸了,终于等来这句话,心里终于获得了一丝弥补的欣慰,因此大方一笑:“这有什么!若想谢我,今后就别公子公子的,叫我半夏就行!”

白飞白又露出了那种她看不懂的笑容,又像是想笑,又像是无可奈何:“好……半夏。”

☆、福禄街

福禄街有三家百年冠名老字号:百年祖传龙家药馆、百年祖传甜蜜蜜点心斋和百年祖传陈老根面摊。

这三家,凭着金光闪闪的招牌,在竞争激烈的福禄街杀出一条血路,畅通无阻,长期占据大众良心点评排行榜前三,号称“福禄三强”。

“福禄三强”特色鲜明,各有其看家本领:

龙家药馆,以稳扎稳打著称。据说药馆里的郎中都曾游历四方,个个仙风道骨火眼金睛,他们望闻问切无所不能,隔着大老远都能说出个病症一二三来。更难得是,馆里珍藏着的都是货真价实的珍稀药草、名家仙药。多年来风风雨雨,宁做赔本生意,也坚决不卖假药。在滚滚浊流中,既靠实力吃饭,也靠操守吃饭。

甜蜜蜜点心斋,除了金刚罗汉般的打手,上上下下无一例外是人比花娇的厨娘和清秀干净的小厮。这里的点心,从卖相到口味,都无可挑剔。一口咬下去,嘴里眼里都是蜜。每到饥荒时节,还开仓放粮。在永昌镇的乞丐们眼中,甜蜜蜜点心斋就是观音庙,里面的厨娘都是九天仙女下凡尘,里面的小厮就是菩萨座下的童子。

而其中,排名最末的陈老根面摊一直是个传说。

传说,陈老根面摊是个面摊,陈老根本人也是个面瘫,陈老根的三代传人都是面瘫。

传说,陈老根百年祖传的锅历经煎炒焖煮已有灵性,省油省火,还能十里飘香。

传说,陈老根的二代传人蓝板根爱面成痴,曾闭关三月潜心研究面条的坚韧性。出关后,正好有个无赖在摊子上吃霸王餐,蓝板根手握一把鸡蛋面,风风火火地甩了起来,将无赖甩得皮开肉绽、叫苦不迭。住在福禄街两旁的百姓们在宅子里远远听见,都纳闷是哪家人在放炮仗。

传说,蓝板根心安理得地将那把鸡蛋面下锅煮了,客人赞不绝口,都说既筋道,又带着一点子腥,着实美味。

在数不清的传说里,有真有假,众人也莫衷一是。但整个永昌镇都公认的一个传说是:陈老根面摊,非常任性。

任性体现在很多方面:面煮到一半,想到家里母鸡忘了喂,立马收摊,任性;突然厨性大发,狂风暴雨中摆起了面摊,大显身手,任性;炒着炒着手酸,回家歇息去,任性;心情不好,不做了,任性……各种各样的任性,数不清的任性。

但福禄街上的人就爱它的任性,天天都盼着陈老根面摊的长棚在福禄街上搭起,这一盼,就是好几年。春来秋去,依然万众期待。

福禄街上的男女老少,有他们特有的审美与坚持。

这一天,是个普通的日子,但谁也不知道惊喜与意外哪个会先来临。

这一天,龙家药馆的大门依然紧闭。馆里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级郎中,不久前积劳成疾,给人写了一张药方后就与世长辞了,合馆无不悲痛。龙家药馆的掌柜干脆歇业,领着众位大夫一路乘船北上,要将这位元老的灵位送回苏州老家。因此数月不曾回来。

这一天,甜蜜蜜点心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