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和尚起身,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道:“大人,出家人不打诳语,你信也罢,不信也罢,贫僧只不过想再提醒一回,大人你印堂发黑,近日还是远离女色为妙。红尘俗世,花花世界,人在其中,总有许多看不透、被迷惑的东西。大人难得一颗七窍玲珑心,还望能多有参悟,莫要自甘堕落。”

这话意有所指,怀丰似懂非懂,不甚明了。他欲多问几句,那和尚盘腿坐下,不再理会任何人。

回府途中,他还在仔细思忖这几句话的意思。可思来想去,怀丰不得不感慨没有佛缘,根本猜不明其中深意。

和尚话中那句“远离女色”,他还是懂的。顾怀丰疑惑不已,他并不好女色,亦不近女色,谈何远离二字呢?

难道,是指阿秀?

起了这个念头,怀丰一惊。他坐在轿中,自顾摇头,断然否决了。

真是糊涂,若是被阿秀得知自己曾存过这样的心思,那还有何面目见她?

阿秀若是能够知晓顾怀丰此刻的心意,必然是感动极了。只是现在,她头痛欲裂,恨不得登时超脱而去。

阿秀痛苦的根源,在于今夜的和尚做法。

她好像被架到了烈火上不断炙烤,魂魄不断被撕扯,她痛得愈发厉害。若是再这样下去,只怕就会魂飞魄散,难怪桐江要走!。

阿秀心知不妙,手里捏了个诀法,默念清静经。可最难受的时候,这一切都不得法。

她的身子越来越热,面上也泛起诡异的红晕。恍惚间,三魂七魄就快要飘了起来。甚至有一刹那,阿秀觉得自己已经浮在半空中,她冷冷看着底下挣扎的那人,等待最后灰飞烟灭的死寂。

幽萦斜靠在一旁,上面的青芒不复,只剩一片死气沉沉。

阿秀勉强起身,抓起幽萦,往外走去。她得去找明英,看看能不能商量出什么法子,避一避这场祸端。

迷迷糊糊的,她也不知和小蛮他们交代了什么,只是下意识地往外走,过了月门,再沿着曲径往外。远远地,有人挑了一盏灯笼,越走越近。暗沉的夜里,灯火阑珊,宛如是一个希冀。

阿秀颦眉。

月色下,来人眉目疏朗,璀璨如星,一袭白袍,濯濯如上仙,让人不敢亵渎。

随着他一步步的靠近,又起了一桩怪事。阿秀体内那股炙烤灼烧的难受之意,慢慢消下去不少,而且隐隐地,还有些轻快爽利之感,犹如春风拂面一般。她低低喟叹一声,竟隐约盼着他近一些,再近一些。

“阿秀,你身子不好,怎么出来了?”怀丰疑道,再见到她手里握着那把幽萦,又愣道:“你这是要出去?”

阿秀不再痛楚,此刻摇头道:“大人,我闷得慌,四下走走罢了。”

顾怀丰闻言,从小厮手里接过灯笼,又遣走下人,对着她道:“不如……我陪你走走?”想了想,他又道:“我请你来府上这么久,还未尽到什么地主之谊,只顾着忙自己之事……”

阿秀一怔之下,点头称好。

怀丰心头一喜,他提着灯笼,兴匆匆往前。没走几步,察觉阿秀落在后面,他连忙顿住步子,回身等她。待阿秀走到他身边,怀丰继续提步往前。可没过一会儿,他又不得不停下来等她。

如此反复再三,待那人再度走到身边时,怀丰就不再走了,只呆呆垂眸,不知望着何处。

阿秀狐疑:“大人,有何事?”

怀丰只是摇头。

他的眼梢低垂,目光所及之处,眼前那人的双手交叠在身前,在清冷的月色和晕黄的烛火交映之下,泛着绝美的华光,好似羊脂玉那般的白。

犹豫踌躇再三,他终是牵住了她的手。

将她一个人丢在身后,他总是有些担忧,不如将她带在身边,时时刻刻看着,方能心安。

十指相扣,指尖复又传来阵阵温热,通体舒畅,炙热不再。

阿秀抬眸,四目凝视。

怀丰笑了,眉目舒展,很是清隽,又令人心动。

他牵着她往前,阿秀慢慢跟着,心底忽然溢出一种深沉的绝望。

那人絮絮叨叨:“我今日跟母亲提了,想要娶你为妻。母亲未答应,却也未反对。只要你愿意,我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你且放心,我绝不是什么始乱终弃之人……”

阿秀静静听着,像是在听一个最美的故事。

末了,他问她:“阿秀,说了这么多,你还未回答我,你可愿意嫁我为妻?”他停下步子,只怔怔望着她,一双桃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