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赵雍正在喝药,对他并没有理睬。服用完毕之后,郑氏伺候他半躺下来,然后起身给赵汶行了个礼。赵汶赶忙还礼,问道,“阿姨(注:南北朝时子女对庶母的称谓),我父王这是怎么了,可是生了什么疾病?”

“具体是什么病症我也不甚清楚,从西边回来没几天就病倒了,一连换了好几个医官,总算是有了起色,咳嗽得没那么厉害了,估计离痊愈不远了。”

“哦。”赵汶的紧张虽然缓和了些,然而眉目之间的忧色仍然没有解除。

赵雍对郑大车吩咐道:“这里没你的事了,先下去吧。”

“是。”尽管肚子已经很大了,可她仍然仪态优雅地行了个礼,倒退几步准备退去。

赵雍又叫住她,嘱咐道:“以后不用每天都来伺候,身子都这么沉了,没事好好将养。”

郑氏颇有感激之色,谢过之后,这才小心翼翼地去了。

牧云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由叹服——这女人原本是魏国宗室的王妃,丈夫死后改嫁赵雍,没两年就和赵源一起捅出了天大的篓子,差点要了赵源的性命。原以为她事后侥幸没有受惩,却肯定要从此失宠。想不到这几年过去,她居然还能得到赵雍的宠爱,必然有什么过人之处。

她想到已经人老珠黄的陆昭君,以及一直无名无分地跟着赵雍的母亲,不由得暗暗叹息一声。

赵雍虽然身体出了问题,不过精神倒也不错。他坐直身子,对两人摆摆手,说道:“你们都起来吧,大老远回来一趟不容易,不必如此见外。”

“是。”两人先后起身之后,免不了关切起他的病情来。

他皱了皱眉头,叹了口气,说道:“说起来还真是恼人,我今年不去京城觐见,主持新年事务正因如此。我的病还没痊愈,大冷天的长途奔波,到了那边还要天天宴席,肯定得少活两年。”

“兄兄怎能这么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只要宽心休养,用不了多久就会好起来的。”

“但愿吧,最好能在正月十五之前好起来。老是不露面,只怕消息封不住,朝廷那边会人心浮动。”赵雍说到这里,问道:“你大哥到时候能赶过来吧,别耽搁了。”

赵汶回答道:“肯定能。只要不下大雪,初二早上出发,十五时候肯定能到了。”

牧云见他没用多少话想和丈夫聊,出于心中疑惑,她忍不住旁敲侧击地询问了几句。她知道赵雍这次出征吃了败仗,但损失具体大到什么程度,她并不知晓。按理说他今年也才四十四岁,一贯身强体壮,吃个败仗也不至于一下子垮掉。

赵雍并不拿她当外人,更没有什么好避讳的,直截了当地说道:“想来阿惠没有告诉你们吧,这一仗败得惨,一共折损了八万军队,兵饷物资损失更是巨大,连铠仗都丢了十八万。他花了两年时间筹措出来的钱粮,一大半都落到了宇文黑獭手里。你们没瞧出来,他这些日子也在肉痛不已,郁闷透顶吗?”

说到这里,他拍了拍大腿,苦笑道:“只怕这一两年功夫,也没办法再去西征了。真不知这统一大业,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

89

89、未雨绸缪 。。。

原来外表如此强大的男人,也会有如此虚弱中干的时候。大概是卧病休养太过无聊,也没有合适的人可以当旁听者,实在憋坏了,接下来,他毫不避讳地将惨败的经过跟儿子和媳妇讲述了一番。

这几年来西魏境内接连灾荒,有些百姓为了吃饱饭,拒不缴纳军粮,四处逃散。无奈之下,宇文泰只好率领手下的十二将军,一万兵士东征。行军以来,路上虽阴雨连绵,宇文泰却依然顺利攻下弘农,擒获了东魏的陕州刺史李徽伯,俘获甲士八千。

弘农这里有个巨大的粮仓,贮存了大量供东魏军使用的粮饷,宇文泰占据弘农之后,先是让饿得皮包骨的士卒们吃了饱饭,然后源源不断地往西魏搬运粮草,想赶在东魏大军到达之前搬空粮仓。

赵雍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且他早已存了一举歼灭宇文泰的决心,索性领兵二十万,倾举国之兵而来。他先率军抵达黄河的壶口,然后沿河而下,直抵蒲阪渡口,前锋部队更是把弘农围得水泄不通。

如此我众敌寡的情况下,如何决策成了个关键问题。有人劝他不要理会这宇文泰一万多军队,只消令三万前锋继续围困,他自将中军绕过弘农,直扑守备空虚的西魏都城长安,便可一举而下。只消端了宇文泰的老巢,他变成了丧家之犬,只有被困死的份。

又有人说,根本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