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候说漏了嘴。

“妈说过两天把你那份喜糖也放我这里,到时候我给你快递过去吧?”侯春海说道。

“不用了,那么麻烦干嘛,我也不爱吃。”侯春玲说。

“那改天我回西平的时候,再给你带回去吧,他们要在西平办酒。”侯春海说道。

“行,到时候再说吧,你哪一天回来?”侯春玲问她。

“打算提前一个晚上请假回去。”侯春海道。

“那你到时候就到我这边住吧。”侯春玲说道。

“好,等到时候确定下来,我再给你打电话。”侯春海应下。

姐妹两个又简单说了几句,就结束了通话。

侯春辉的婚礼,侯春玲是铁定不会去的,这是她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做下了的决定。不过这事要是让侯老娘知道了,她指定消停不了,侯春玲现在也是能瞒一天是一天,清净日子能过一天是一天。

不管到时候侯爹侯妈对她有多大意见,都随他们去,至于侯春辉,那就更无所谓了,反正侯春玲原本也没打算要从他们那里讨到什么好。

第15章赚钱难

当年那件事之后,侯春玲就跟侯爸侯妈说过了,将来侯春海不管是结婚还是生孩子,她都不会去。

侯妈当时不以为然,只当她是在说气话,除非她是不想做人了,要不然就不能做那样的事。只是对于这个小女儿的性格,侯妈还真有点拿不准,好的时候也很好说话的,不好的时候那可是什么情面都不讲。

“怎么样,你给春玲打电话了没?”侯春玲和侯春海这边刚断了电话,侯妈就给二女儿打电话过去了。

“打了。”侯春海说道。

“那她怎么说的?”侯妈连忙问道。

“没怎么说啊,就说知道了。”侯春海根本没多想。

“她有说要去吧?”侯妈又追问说。

“她也没说不去啊。”电话那头的侯春海皱起了眉头,难道还可以不去的吗?

“哦,那就好。”侯妈这才终于稍稍把心放下了,又交待侯春海说:“到时候你们姐妹两个一起过来,红包要包多少,你们俩刚刚商量好了吗?”

“我问她了,她也不知道。”侯春海说。

“我们这里,一般过得去的人家,最少也要包个两万块钱,不然面上过不去。你大哥这几年也没有存到什么钱,我跟你爸这边生意又不好,这回办酒,光是酒席钱就……”

“妈。”侯妈念叨了好一会儿之后,电话那头的侯春海终于说话了:“我们两个都没结婚,又是妹妹,也要给这么多吗?”

“你这孩子,说什么话呢?哥哥结婚,妹妹哪有不给红包的,也就是从前的人结婚早,前边的哥哥结婚了,后边的弟妹还都是小孩子呢,那才不要给,你们两个都工作了,哪有不给的,传出去要被人笑话死。放心吧,别听到两万块钱就怕了,到时候还有回礼呢。”侯妈的声音中骤然多了几分严厉和不耐烦。

“我知道了。”侯春海应了一声,不再多说。

挂了电话以后,她的心里还是有些犯嘀咕,她这些年的工作虽然稳定,但工资也不算高,两万块钱,她整整要存一年呢,侯妈说到时候还有回礼,可谁知道他们到时候会给她回多少。

关于侯妈和侯二姐之间的对话,侯春玲是不知道的,这些天,她按侯外公教的,又在那些红薯地的田埂上补了一批黄豆下去。

时间进入公历十月份,在他们当地,就已经进入了一场秋雨一场凉的季节,虽然不算冷,但夏日里的暑气却也已经消了个七七八八,十月中旬,接连下了三五天不大不小的秋雨,然后又晴了两天,这一天早早地,侯春玲便蹬上矮靴,穿上立领外套,上山采蘑菇去了。

他们这里的山上主要生长的是松树,本地海拔较高,西平镇周围都是高高低低的山头,在每年的春天和秋天,山上都会长出一些蘑菇,通常就是一些松乳菇、蜜环菌、铆钉菇。

从前大概是因为山地较为贫瘠的关系,山上的蘑菇并不很多,这几年的情况有所好转,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附近村镇的人都不再去山上割草耙松针了,几年时间积累下来,山坡上的腐殖质也积累了不少。

听侯外婆说,这两年有人上山去采蘑菇,收获都挺不错,只可惜她的眼睛不太好使,侯外公的腿脚也不行,不然她也想采些蘑菇到镇子上去卖,就算是最普通的松乳菇鲜菇,一斤也能卖个二三十块。

“小六,你能帮我找蘑菇吗?”侯春玲一边奋力地拨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