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二帝被押解到金国的消息已经传开。

这几天,花溶忽然发现应天府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天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地方大员,名门望族送钱送粮送军马上门。她初时非常高兴,如果势力日益壮大,那么,收复河山,驱逐金人也不是不可能。可是,接下来两天,就发现隐隐有些微妙起来,因为,当地大员除了这些,还陆续送来不少女子,甚至好些都是名门千金。

第十九章 秦大王投军(11)

这天早上,正在晨练,远远地,见许才之陪着九王爷而来。

九王爷的气色看起来好多了,他本是一干皇室子弟里最高大魁梧的,如今,那种沮丧之色一淡化,人又变得精神抖擞。

花溶认识他许多年,但真正近距离相处的日子并不多。总是保留着他英武仁厚的记忆,虽有秦大王的多次告诫,也总是宁愿装着最好的记忆。现见他精神好起来,也很高兴,如此,大宋才会有希望。

她走过来,行一礼:“见过王爷。”

九王爷见她满头大汗,脸色红润如清新的苹果,微笑着柔声道:“溶儿,你这些日子可还好?”

“多谢王爷惦记,一切都好。”

“军营里,可有不服管教的?”

“没有。他们都知道我是王爷任命的,不敢不听话,呵呵。”

“那就好。”他若有所思,“溶儿,你终究是女孩子,若在外面不方便,还是搬回去吧,我叫人给你收拾一个院子。”

“不用,我在外面很好,也很安全。”

他叹一声:“溶儿,你吃了不少苦头,以后,我一定给你所有女子能有的荣华富贵,不叫你受苦了……”

花溶吓一跳,急忙道:“不用不用,我现在很好了。什么都不需要了。”

“溶儿,你在最危急的时候伴随我身边,又舍身护我,待我拥有一切的时候,绝不会亏负你。”

花溶见他口气如此,完全是君临天下的感觉,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但她也清楚,这些日子,九王爷天天忙于接纳各地送来的美女,绝不会有闲工夫来管自己的闲事,略略心安,只转移话题,再谈几句就匆忙告辞了。

这一次谈话后,花溶也更清楚地意识到,如今国家无主,九王爷是要登基为帝了。

果然,连续三日,都有朝臣前来劝说,内容无一不是叫九王爷赶紧登基的,说的照例是“国不可一日无主”之类的大道理。

九王爷却坚辞不受,说父兄皆在异地受苦,父兄一天不救回来,自己就一天不敢贸然登基。

这天,傀儡皇帝张邦昌亲自带了大宋皇帝印章来到应天。原来,张邦昌虽做了汉奸,但他终究胆小,知道金人利用自己,现在金人一撤,大宋百姓恨不得食其肉剥其皮,便主动放弃皇帝宝座,将一应物事带到应天向九王爷请罪。

张邦昌被宗望逼迫,虽然做了“汉奸”,但其实,对送人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的危害,相反他“登基”前,跟宗望等谈判,提出减低或者免除要宋国给的赔款,其实对大宋百姓有一定程度的好处。而且,九王爷一到应天,他立刻主动“退位”,前来尊九王爷登基,所以,下面臣僚,虽有他的不少政敌,但都不敢过于苛刻什么。

九王爷待之以上宾大礼,寒暄一番,张邦昌跪在下面:“国不可一日无主!罪臣张邦昌特请王爷早登大位。”

九王爷又流下泪来:“父兄不归,本王不敢继位。”

九王爷一哭,左右臣子,也一同相对哭泣,一边的汪伯颜擦干眼泪,跪下道道:“王爷仁孝,天下皆知。可是,这‘孝’分两种,一种是对亲人的孝悌,一种是对天下人的孝,后者才是大爱,对天下负责。如今,天下无主,百姓流离,急需要有明君登基,号令天下,王爷是太上皇的嫡亲骨血,放眼天下,唯有王爷有这天子之气。愿王爷顾全大局,早日登基,以振我大宋声威,好令民众归心。再说,孟太后也有亲笔诏书,令王爷继位……”

孟太后是前皇帝的皇后,因为失宠被打入冷宫,独居城外的寺庙。也因为如此,才侥幸逃脱大难,成为唯一漏网的皇室重要女性,靖康难后,就一直住在城外念经拜佛。二帝被掳到金国,天下无主,群龙无首,张邦昌前来寻九王爷时,就悄然问过她的意见,按照她的指示带来了诏书。

第十九章 秦大王投军(12)

汪伯颜这一席话很有说服力,再加上张张邦昌拿出的太后亲笔,群臣立即纷纷附和:

“愿我主早日登基……”

“请九王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