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你媳妇儿既然这么好,你可得对人家好点儿,别动不动就张口骂人。”老人对他儿子说道。

那女子见状,笑道:“哎呀,爹,其实大宝对我挺好的,就是这张破嘴不咋的好,不过我跟他过了这么多年了,也习惯了。”吃了一口饭,接道:“爹呀,您还是别处去砍柴了,家里的柴火够用,这不有我跟大宝呢嘛。”

“这段日子地里也没多少活儿,我闲在家里也是闲着,下回不走那么远啦。”

女子冲着刘大宝瞪了一眼,接道:“那赶明儿,我把狗娃子从他四叔家里接回来,您再想出门,就把他带上,我们也好放心呀。”

“哎呀,我倒是真想我这大孙子了。”说着老人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

“那我明儿就去接去。”刘大宝呵呵笑。

一家人和和乐乐,有说有笑的。。。。。。

吃完饭后,不多时朱棣便和刘老丈一家告辞,带着萧艾下山离开了。

☆、别有滋味

“萧儿,你一路上乐什么呢?”

“王爷,您不觉得刘老爷子一家真有意思吗?一顿饭也能吃得那么热闹。”

“萧儿喜欢那样的生活?”

“他们的日子虽然简单,没事的时候拌拌嘴,吵吵架,生活一定很有滋味的吧。”

朱棣没有回答,萧艾想了想,抬眼已看到城门,叫道:“王爷您看,馆陶县。”北城门头上三个大字。

“萧儿,我们今天就在这儿休息一宿吧。”

“好的,王爷。”萧艾看见远处正围了一大群人,四面八方的还不断的涌过来人,圈子越来越大,每人手里好像还拿了什么东西,是筲箕。

“王爷,他们在干什么?那里。。。。。。”萧艾手指过去。

“秋收已过,他们在祭祀,感谢老天,一年风调雨顺。”

“那我们也过去看看吧。”萧艾立即跳下马,向人堆里扎去,可惜好不容易挤进去一些,左右推搡的,不知怎的又被挤出来了,萧艾灰心,看这架势,再怎么挤,自己也到不了最前面,再回头看看,朱棣正骑在马上一脸好笑的看着她。

好吧,是自己笨。

萧艾又跳回到马上,驱着马一点点向人群边靠过去,还是坐在马背上看得远。

中间一个巫师模样的人,头插羽毛,面涂油彩,手举酒盅,绕着一根石柱子又蹦又跳,嘴里还念念有词;旁边还站着五个打扮一样的人,只是头上的羽毛少了些,站在石柱子前面搭的祭台前,手持藤蔓,从祭台上的酒觚中汲处米酒,在空中神秘的比划着。

四面百姓敬虔的看着,将筲箕举过头顶,不一会儿只见那一直蹦跳的巫师停了下来,从祭台后面取出一笸箩,里面装着满满的谷物,稻黍稷麦豆,向着四周分撒出去,瞬间大家一哄而抢,极是热闹。

萧艾骑在马上也够着身子努力接着,可惜一把散落,抓在手里的寥寥无几,一脸沮丧的看着朱棣,朱棣笑看着,摇了摇头。

“王爷,您看!”萧艾激动地举着手掌,自己终于抓到一把啦。可是一声出去,热闹之下还是有几个人听见萧艾的叫声,瞬时一小片安静下来了,回头看着。

“萧儿,咱们走吧。”

“哦。”萧艾悻悻然骑马离开,“王爷,这儿的风俗真有意思。”

“百姓求的是五谷丰登,他们谁抢的多,预示着明年谁家大丰收,这样的祭奠往往会一连好多天,四周的村庄百姓都会赶过来,只是寻个好兆头而已。”

“王爷怎么知道的?”

“我在就藩之前,住在中都凤阳,那时我和你一样,喜欢到处看看玩玩。”

“原来王爷您也喜欢玩呀。”

朱棣看了看萧艾,心里实在好笑。

治一方之地,焉能不知百姓之事?尝粗茶淡饭,游百姓疾苦,这是一种人间美味。当年自己所为被旁人笑话,今日倒是有萧儿陪在自己身边,竟是这番的有滋味。

“王爷,您看。”两人下马步行向城南走去,一路之上,萧艾东瞅瞅西看看。

“王爷,您看那儿,还有那个。。。。。。那是什么呀?。。。。。。那位老爷子在干嘛?。。。。。。您快看那边。。。。。。”

“王爷,我想要那个小糖人。”

朱棣买下。

萧艾美滋滋的咬下一口,甜糯糯的糖丝扯得老远。

“好吃吗?”

“恩。”萧艾乐淘淘的品着。

“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