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4页)

旱幕适澹�扌纳跷垦健!�

“儿臣们日后也一定忠心辅佐皇太孙。”众藩王齐声答道。

众位藩王的话这句话同朱允炆那句“侄儿岂有处置自己叔叔的道理?”一样,不可能真正让对方放心相信,也不知道这样的话到底是说给谁听的?

“好啊,你们能这样朕很放心。”一家子和和乐乐,儿孙绕膝的,实在让自己很高兴,不过那满是皱纹的苍老的脸上却是一双明亮幽深的眸子,波澜不惊。

皇上笑吟吟的问道:“老四,听说你此次来京都的人不少啊?”说完,寒津津的眼睛侧目察看着朱棣的神色。

“回父皇的话,因去年朝贺没能来给您请安,今年就想着备些礼物,沿途见到些新奇的物件,就命人准备下了,所以来的人不少。”朱棣嘴边一笑,接道:“因为从南到北路途较远,昨日就让他们在京中住了一宿,今日午膳过后,儿臣已经命他们都回去了。”

这就是下午召见的原因吧,自己为他一路挑选朝贺之物,他怎会不知,说到底还是在试自己的态度罢了,而且是当着储君的面,要自己的态度。

皇上会心一笑道:“你藩地最远,一路上也是辛苦了,这次在京中多住些日子吧。”

“是,儿臣谢父皇。”

作者有话要说: 攻打乃儿不花一战:朱元璋有意锻炼比较两个儿子,让朱棣和朱棡同时领兵出战,朱棣展现卓越的军事才能,大胜,朱棡不战而归,历史上,朱棣战后只得了一点点赏赐,而朱棡在出战之前,朱元璋已经封赏了。

这里其余出现的藩王,不重要的不介绍了,重要的,后面再说。

求评论,求收藏。。。。

☆、满盘布局

作者有话要说: 朱棣的王妃,徐王妃和朱桂的王妃,代王妃是亲姐妹,都是徐达的女儿。在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桂是站在朱棣这一边的。

齐泰和黄子澄:一位是兵部侍郎,一位是翰林学士,在朱允炆即位之后,受到大大的重用,也是主张铲除朱棣的主要人物。

已过酉时,不过这样阴霾绵绵的气候,在晌午还是傍晚倒是没有多少差别,只是天色更暗了些,风更冷了些。

一番坐聊之后,众位藩王退出华盖殿,各自穿上大氅,朱棡先大步离开了,朱桂一把拉住朱棣,笑道:“四哥,幸好你刚才拉住我,不然我可就兜不住了。”

朱棣笑吟吟道:“你呀,若那时认了罪,父皇在气头上,一定会重罚你的,可是皇太孙一去,他的纯孝善良自然使得父皇宽心,也就没有那么生气了,你的事自然也就变成了小事。”又看了看他正握着自己系大氅的手,朱桂这才粗枝大叶的松开,朱棣将大氅系了系紧。

“嘿嘿。。。。。。还是四哥说得对,你当时若不拉住我,我真的打算跪倒父皇脚边,老实认罪求饶呢。”朱桂一副劫后重生的模样,得意极了,不过又问道:“四哥怎么知道皇太孙会帮我瞒下这些事?”

朱棣眯着眼睛,抬头看了看沉沉乌云后若有若无的夕阳红影,纵使藏得深,也还是能发现的呀,毕竟是冬日嘛,一丝暖意总会惹人注意的。

“我自然不知道他会帮你瞒下,不过正如父皇所言,太孙是个孝顺的人。”朱棣嘴角一笑,至少朱允炆在父皇面前一定是个孝顺的。

“四哥说的是,今日真是多谢四哥指点呐。”

“咱们兄弟之间理当如此,到底还是父皇顾忌父子亲情,加之太孙一份孝心,你应该感念他们才是,我就不必了。”

“是是。。。。。。四哥说的是。”朱桂看到一直跟在身后的朱橚,于是笑道:“那十三弟就先走了。”

朱棣颌首。

朱橚追上来道:“四哥,看来父皇还真的是很宠咱们这位大侄子呐,进京四天,只要出门必有人跟着,四哥知道吗?”

“大哥骤然去世,允炆还太小,父皇这样做可以理解。”二人一边往宫外走一边说着,只是不知不觉落在了最后。

朱橚摇摇头叹道:“其实今日所说的事情,我猜父皇早已知道个八九,特意把我们兄弟都召在一起,无非就是想试探我们对皇太孙什么态度而已。”

“那你猜我们对允炆的态度,父皇满意吗?”

“应该是满意的吧。”

“父皇的确满意,但是不可能放心。”

“说得也是,一面是儿子一面是孙子,父皇也难呐,如今为了允炆,对我们除了试探还是试探,不过除了试探,父皇也的确没有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