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岂知梧桐树下人影晃动,朱棣书房的灯亮了一夜。。。。。。

作者有话要说: 兴原皇帝:孛儿只斤·也速迭儿,北元可汗,死后他的弟弟额勒伯克继位,不过额勒伯克是篡位。

☆、萧艾身世

入秋了,清早外面雾蒙蒙的,有些清冷。

“王爷,属下听说昨日额勒伯克汗来与您。。。。。。联姻?”张玉一早来到朱棣的书房,习惯性的吹灭所有的蜡烛,端了杯热茶给他。

“王爷,这是好事呀。当初您率军攻打索林的时候,额勒伯克汗趁机攻打您,害您受了那么重的伤,他心里肯定是忌惮这件事的,生怕您反扑过去,可是您一直没有动静,反而让他做大,可是如今您忽然有大的动作,大多和他有联系的部族,您不是歼灭就是收为己用。他呀,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好来和您联姻求和了。王爷,他的处境还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联姻应该算是有些诚意的,毕竟他如今只为自保,不是为了从您这里得什么好处去,这和当初他把他的大女儿嫁给索林是完全不一样的。”

张玉注意到王爷此时完全没有往日里云淡风轻的笑意,眼底藏着一丝焦虑。

“去端个火盆来。”朱棣淡淡开口。

张玉有些疑惑,问道:“王爷,您冷吗?”

朱棣闭眼,点头。

张玉连忙出去,一会儿端了个炉子进来,也难怪,如今都下霜了,王爷在这里坐了一夜,岂会不冷?可是张玉不解,如今王爷身边的大事小事,自己大多知道,没有什么能让王爷这样忧心的啦。

“王爷为什么没有答应额勒伯克汗的联姻?王爷不是说过吗?日后只怕不会有什么功夫对付北元了,如今他主动求和,岂不省心?”

朱棣起身走向炉子,伸手在炉边靠了靠,略有些疲态,轻声道:“额勒伯克汗联姻是个什么目的,跟本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本王之所以还没有灭他,不是要留他,只是还不到时机而已,又何来要跟他联姻一说呢。”

“可是联姻,即是友好,又是人质。也无不可呀?”

“若本王真心不打算攻打他,任他壮大,那么联姻完全没有必要;若本王决意铲除他,那联姻更加没有必要,留着个人质,也留了个奸细。”朱棣今日似乎格外的怕冷,张玉看出来了,赶紧将梳背椅上单着的那件斗篷拿过来给朱棣披上,朱棣接道:“额勒伯克汗为什么会不声不响的来本王的王府?本王在塞外数月,怎么不见他有一点儿表示呢?”

“王爷是说他是故意的?”

朱棣颌首,“将士们摩拳擦掌,枕戈待旦的在塞外吃苦,就是防着北元胡人,如今本王却在自己府中和北元的可汗联姻,将士们若是知道,岂不会寒心?所以他是故意直接来北平的,因为此事若是在塞外,当着众将士的面,本王一定不会答应;他想私下妥善了此事,木已成舟之时,边关的将士们如何会知道此事,又会有什么态度,就跟他没什么关系啦。”

“那王爷如何打算额勒伯克汗一部?如今他继位已有六年,虽一直受大明军队的打压,但是毕竟根深蒂固,得了人心了。”

“对他,动武不太好,毕竟若真的将胡人驱逐出漠北,远离大明,那么朝廷就用不着咱们了。可是那额勒伯克汗又不是个等闲的君主,若是留着他,本王实在不放心,所以还是动文,比较好。”

“王爷的意思是招降?”

朱棣将暖和些的手掌一张一握,活动活动,张弛有度,淡笑道:“本王听说他帐下有一位王子叫孛儿只斤坤帖木儿,是兴原帝的儿子,他一直伺机替他父汗报仇,本王与他素无交情,你说送他一个机会如何?”

张玉会心一笑,拱手道:“王爷高明,可汗之位不可杀不可留,那最好就是能够听王爷话的。”张玉立身站在朱棣面前,抱拳道:“王爷,此事交给属下去办吧,这个机会属下一定替王爷送到。”

朱棣微微点头,闭着眼睛,双手一直放在炉边取暖。

“王爷,您似乎不太舒服?”

“本王没事。”

“那王爷,您可有什么话送到的吗?给那位新可汗?”

“让他心中有数就好,多余的话一句别说,话说明了反倒让他认为我们存了心,在利用他,适得其反,反而不好。”

“那这段日子,王爷在王府有什么打算?”

朱棣看了一眼他,轻声叹道:“本王如今只想好好过个年,洪武三十一年了呀。。。。。。”来到北平已经快二十年啦。

“属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