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1/4页)

“去哪儿?”

“真定。”

张玉吃惊,“王爷是打算和耿炳文决战?”

“如今两战,也只是他的一小部分人而已,他依旧有十万军队驻守在真定,若是坐等他们大兵压境,我们绝对讨不到好,只有主动迎击,把他们化整为零。”

“是,属下明白了。”

“跟本王过来。”朱棣忽然回身进屋,写好一封书信,“找个人送给耿炳文。”

“这是战书?”

朱棣点头。

张玉问道:“可是为什么?我们若论兵马,除去这几日死伤的,就算加上新收编的,也才四万人,他们多于我们两三倍,如今兵贵神速,出其不意,这才应该是我们的战术啊。”

“可是耿炳文是老将啊。我们的速度再快,再出其不意都是没用的,因为他一定防守严密,不会给我们丝毫的可乘之机。”朱棣胸有成竹,“但是主动告诉他,可就不一样了,也正是因为他是名老将,又是以守城见长,所以,若是得到本王的战书,为求稳妥,他一定会对布防有所调整,而这就是本王的机会。”

张玉颌首,可还是担忧道:“可是这样贸然行动,会不会太冒险了?”

“本王以不变待变,冒险的是他。”

“明白了。”

几日之后,燕军来到真定府北边的一处小县城,无极县。

“这就是真定府呀,果然是个繁华的地方。王爷,您看这周边的村民的衣着,明显日子过得很富足嘛。”

“的确是个好地方。西边是太行山,东面是大名府,而我们的前面是一条绵延千里的大河,滹沱河。算是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所以这里也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你看城墙。”

“王爷好像对这里很熟悉?”

朱棣眸子狡黠,“这么多年南北来回,可不能是白跑的。”

张玉心服,“那我们现在如何攻城?”

“像以往一样,到处逛逛。”朱棣轻松道。

“可是这次咱们这样浩浩荡荡的过来,城内守军肯定知道我们到了,想要像上次偷袭,不太可能了。”

“本王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本王到了。”朱棣转身,皱眉问道:“李皋,你干嘛?”

“我们不是要出去逛逛吗?我带些银子。”

“哈哈哈。。。。。。好!”

正好不远处看见一渔夫,朱棣看看日头,心中生疑,迎上去攀谈道:“渔家,此时天色尚早,为何早早收网回家呀?”

那渔夫一脸没好气道:“说是要打仗啦,不让下网啦。真是的,打仗死人就算了,活人也不让过啦。”

“就是,”朱棣笑道:“偌大条河,怎么能下网的地方也不给留呢。”

渔家叹气道:“前两日倒还给留出来地方下网的,这不,这两日说什么燕军就要打过来了,把原本南岸的军队也全挪到这北岸来啦,还说什么‘全部戒严了,军事重地’,算了算了,咱们老百姓还是活命的要紧。”

“那渔家可知道这边的河岸上驻守了多少人?”

“乌泱泱的反正,他们的帐篷连了好几里地呢。你们还有事吗?”

朱棣抱拳,那渔家愤愤走开了。

张玉望着前面的真定府,感叹道:“果然是老将呀,防守果然有一套,在河两岸分别驻扎,互为掎角之势,相互补充相互依靠。难怪守着个长兴跟张士诚打了十多年。”

“可是现在呢?”朱棣轻笑,计上心头。

张玉明白,“王爷说的,老将为求稳妥,他既然知道了王爷要来,所以把军队全部调到了北岸,因为王爷是从北边来了。”

“所以,这个时候,‘出其不意’才有用。”

李皋板着一张脸,生气道:“王爷,那还去不去买东西了?”

“哈哈哈……”朱棣爽朗笑着,“买,不仅咱们要去,多带些兄弟一起去,本王要你们大张旗鼓的在街上买东西。”

张玉会意,“王爷是想让他们知道我们真的来了。”

“而且真的从北边来了。”朱棣吩咐道:“外松内紧,多加岗哨,先去办吧。”

一夜休整,第二日清晨,城外草丛中露水未干,凝结着颗颗小水珠,湿漉漉的清凉,城南郊外的山林中影影绰绰。

“你们听着,□□手作掩护,其他人迅速登上城楼,打开城门,然后,骑兵队立刻冲进去,火烧军营。其目的是逼耿炳文出城迎战,所以大家不要在城内多做纠缠,听明白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