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页)

朱小月一笑,说道:“她出来这么大半日,我猜你也该寻过来了。”

顾三娘抬头望了沈拙一眼,又跟朱小月打了一声招呼,便随着沈拙一起出门。

顾三娘走得慢,沈拙扶着她的手,也慢慢陪她踱着步子,街上的左邻右舍看到他俩,不时搭几句话,有些热心肠的,还会送上一把白菜两根萝卜,待到他们二人回到家里,手里已提了若干蔬果。

沈拙买的这处三进宅院不大不小,靠前的两间屋子打通了,这些日他请了木匠正在打桌椅板凳,邻居看他这架势,试探着问他是不是又要开馆授课,沈拙当时只笑不语,没过几日,四处就开始传言沈拙又要收学生了,这两日,镇上有人看到他,时不时就要打听打听消息。

几年前,沈拙送了学馆,有些家境一般的孩子,就无处读书了,现今他又要收学生,不少人家心里又盘算起来,毕竟沈拙为人厚道,束脩银子收得不多,只要是过得下去的家里,都乐意让孩子多认几个字。

两人回到家里,顾三娘先进到沈拙教书的课堂里看了一遍,桌椅板凳昨日就全部打好了,如今整整齐齐的排着,顾三娘满意的看了几眼,又指着窗户说道:“窗户纸要重新换了,要不然等到日头不好的时候,读书写字很是费眼。”

“知道,过两日就换。”沈拙扶着她回到里屋,走了这大半日,他生怕顾三娘累着,顾三娘坐下后,沈拙又取来熬好的汤药,还贴心的拿出一小碟蜜饯。

顾三娘喝了两口药,她望着窗外,嘴里说道:“你说孩子们甚么时候能到呢。”

沈拙算了一算日子,说道:“要是路上顺利的话,这两日就该到了。”

想起家里几个孩子,顾三娘微微有些失神,她和沈拙走了三年,又没个只言片语传回去,也不知道孩子们过得好不好呢。

沈拙见她垂头不语,已是猜出她的心思,他道:“有吉昌公主照顾,你就别担心他们了。”

“话是这么说,哪能当真不惦记,我们走的时候,虎哥儿刚刚只有几个月大,到时见了,想来都不认得我们罢。”说到这里,顾三娘眼圈儿一红,便要落下眼泪,沈拙见此,连忙将她抱进怀里,又轻声劝道:“你莫要庸人自扰,只要你一切都好,还怕咱们一家人不能团聚么。”

沈拙最不愿回想三年前之事,每每夜里他被噩梦惊醒,摸到枕边人温热的身子,总是禁不住一阵心悸,顾三娘能活下来,他别无所求。

两人静静的靠在一起,也不知过了多久,外头忽然响起敲门的声音,顾三娘坐起身,疑惑的说道:“这个时候,是谁过来了?”

沈拙把药碗推到她面前,又道:“你趁热把药喝了,我去看看。”

顾三娘伸长脖子朝外看了几眼,像是心有所感似的,她终是忍不住,走到屋外,刚走进院子里,顾三娘就听到孩子说话的声音,接着,就见两个孩子出现在她面前。

“叶子,御哥儿!”顾三娘看到他俩,先是一楞,随后小叶子抢先冲过来,一把抱住顾三娘,张嘴大哭:“娘,我们可算是见着你了。”

顾三娘一时还不敢相信,刚才还念叨着孩子们,这孩子们就来了,御哥儿走上前,他眼眶含泪,朝着顾三娘行了一礼,喊道:“娘!”

御哥儿的个头儿窜得比小叶子还高,也比小叶子稳重多了,顾三娘拉着他的手,细细的打量着他,流泪说道:“长高了,也懂事了。”

落在最后面的是沈拙,他怀里抱着一个小哥儿,顾三娘只望了一眼,就认出那是她的虎哥儿。

虎哥儿望着顾三娘,他奶声奶气的喊道:“娘。”

他们走时,虎哥儿连话都不会说,自然不认得沈拙和顾三娘,这一路,小叶子和御哥儿一遍一遍的教导,让他看到爹娘要喊人,虎哥儿记在心里,是以看到顾三娘,这声娘便叫出来了。

顾三娘心口一痛,眼泪像决了堤似的,沈拙生怕她哭出个好歹,连忙带着她和孩子们进屋坐下,一家人再慢慢叙话。

进了里间,大人和孩子哭成一团,沈拙忙着安慰顾三娘,足足过了大半晌,她这眼泪才算是停了下来。

这时,只待沈拙和顾三娘坐下,小叶子领着两个弟弟,恭恭敬敬的跪下来,给他们两人磕了三个响头。

“娘,你和爹终于回家了。”当日沈拙不听劝,坚持要把顾三娘带走,这些年,蒋府多次派人去找,也没寻到踪迹,谁知就在不久前,家里接到来信,说是他爹和他娘身在郦县,小叶子和御哥儿带着虎哥儿,急匆匆就赶来了。

顾三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