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后者吃痛不已,她却笑得满足,眉眼俱弯,志得意满。

叶君垣稍稍休息缓了一下,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走进了这个石门之后的房间,刚才的弩箭陷阱十分简陋不堪,可见不是皇陵的本来修建者所设下的,而极有可能是刚才甬道里的另一个人。那人不见得是要置他们于死地,只是想起到一个暂时阻拦的作用,不让他们那么顺利地接近而已。

让人感到惊异的事,这个深埋在魏宫地下的魏国皇陵首先展露在他们面前的,竟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房间,不,与其称作房间,不如说是一个打扮成房间样子的墓室,而且如果这个占据了房间一大半空间的棺材里面有尸体的话,那也必然是一具女尸。这个房间装饰简单精致,棺材搁置在修葺的大床上,床的正面,是一张梳妆台,铜镜清晰干净犹可映人。

阮妗华忽然疾步上前,到了近处,她才敢确定,那床上罩的被褥和被单,都是一种极为稀有的布料,似是很久很久以前皇室专用的绸锦,传说中这种绸锦光彩十分不俗,哪怕夜时无光,其流转的色泽光华,也足以令人辨认,更不说其冬暖夏凉的特性,和极好的舒适感。但后来朝代更替战乱纷休,该种绸锦的制造方法早已失传,后人虽亦有纺制,也称“绸锦”,但远远不及当年,而且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不是同一种真正的绸锦。

“过来。”叶君垣正弯腰看着棺材表面,也示意阮妗华去看。

目光所及,是魏国的字。

“生于天命巫家,为人平和素无世争,制绸锦。生而有功,死后不名,愿得一安详地永埋长土,终不遂愿。”阮妗华默念出声,再看落款处:承和二十八年魏恒赠予元素。

从墓志铭看,此女子名元素,出生不凡,而且竟是在绸锦失传后又造了出来的人,可是却不知为何珍贵绸锦的重见天日并没有为天下人知晓,而是随此女子葬在此处。承和二十八年……那是三朝之前的年号,彼时魏国国君,正是魏恒。

这个元素的墓志铭,竟然是魏国皇帝亲手所书!

像是为了验证,落款处,即碑文文字结束的右下角,竟然刻了龙印,与之相应的,凤印也赫然在上。阮妗华不由地好奇起来,墓上只书了了几句,所言甚少,可是龙凤印却刻在此处,可知其女子身份不凡,既然是不凡,又姓元名素,有名有姓,缘何史书上未曾有只言半语的描述?甚至于,身死之后的墓志铭,也这样的简单,让他们根本无法透彻地了解这个女子的生平。

她抬头看了眼叶君垣,见他亦是眉头紧蹙,便知晓此刻他定有与自己一样的疑问。

然而他们都清楚的另一点是,想要更深地挖掘下去,就只有继续走下去。这个房间,这个墓室,已经不能再告诉他们什么了。

她正想说我们继续走吧,就见叶君垣忽然站起了身,走到梳妆镜前翻箱倒柜起来,一些东西被拂落一旁,有些年代久远,落地即碎,阮妗华不忍打扰女子安详,急切道:“你这是做什么?”

叶君垣头也不回,仍旧兀自翻找着。

她无奈,又累极了,只得索性往边上一坐,靠着棺材床仰天望着头顶,墓室周围全是灰白色的,只有头顶,黑漆漆的,却缀着许多亮亮的小珠子,似乎也是同外面的夜明珠一样的东西,才会照亮这个不透光的屋子,不至于让他们如同睁眼瞎一般乱窜。

靠了一会儿,她忽然觉得她正处在一个极为奇妙的境地,她与她认为会是这辈子最大敌人的人同居一室,而且相安无事,并且现在她也放弃了去阻止叶君垣将这里翻得乱七八糟,只因为她已经知道他在找什么。魏恒既将元素与这些绸锦埋葬地下,必然也会将绸锦的制法和秘诀埋葬在这里,绸锦虽不是什么至关重要的东西,可是如果其制法被大燕国垄断,于大燕经商,有利而无害。

这简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草船借箭,船是魏国的地下皇陵,箭是魏国皇陵里被埋葬的珍宝,他来这一趟,真是再划算不过。

而她,这个前世大魏的肱股之臣、国家栋梁,在此时,就只想顺从这个娇生惯养经不起劳碌“千金贵体”的意愿,好好地睡一觉,管它的两国争端你死我活!

阮妗华闭上了眼睛,很疲惫,但精神却始终处于极度亢奋状态难以睡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旁边叶君垣悉悉索索翻东西的声音终于停了下来,于是她也就坐了起来,看到叶君垣坐在离她不到一尺的地方,四周全是散乱的卷轴,幸好这些不是普通的纸页,否则也许这些当世瑰宝真的就要成为一抔黄土,永埋地下。

她就这样看着他,看着他认真地翻阅那些卷轴,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