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顾竹寒知道她话中有话,装作不在意道:“你有小情人在大蔚,难道我就没有朋友在大蔚么?”

黎致意脸上表情一滞,知道她口中所说的朋友是谁,然而想起对付她朋友的那个人,脸色不由阴沉下来。

马上颠簸,然而顾竹寒何其敏感,一下子便觉出黎致意神色有异,她挣扎着扭头看定黎致意,问道:“致意,你我在东海也算得上是患难之交,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会放着在大蔚的大好前程不要而要加入我们的组织,既然你已然是属于鼎矶阁旗下的人,那么理应不应该对我有所隐瞒,而要将你所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我……”

顾竹寒喘了口气,这才继续道:“比如,梵渊‘造反’的全过程,又比如,顺景帝派了谁去剿杀他。”

据顾竹寒所知,祈风与摩梭之间相连的国界有三处,而其中一处是与大蔚一部分国土相连,大蔚幅员辽阔,越往西边行,地势会越多地,所呈现出来的气候与景色也逐渐与大蔚腹地不一样。

梵渊之所以往大蔚西南方向叛逃很可能是因为那边地势的多变性会给他带来有利影响,但是,越是靠近摩梭与祈风的地界,那边的地形也越复杂,几乎全年都是冰山覆盖,针叶林交错而成,稍一不慎,遇来雪崩的话,他们必死无疑。

这也是那一带成为无人区没有人敢涉足的地方。现如今,梵渊居然铤而走险往那里走,不是一心求死就是以身诱敌,要与敌人一同战死。

顾竹寒无法想象这么惨烈的局面,现在是初秋八月,正是内陆气候多变的时刻,前世她走遍祖国大江南北,而这三国交界的无人区几乎与她前世曾经去过的梅里雪山一带并无二致,更甚者,比那里还要凶险,若然真的遇上了天灾,即便没有人祸,她也救不了梵渊,只能与他一同殒命。

梵渊,你此举是何意?为什么要这样做?

黎致意被她这坦荡明亮的目光看得十分不自在,她张了张唇,想要将自己知道的真相说出,但是触到银闇警告的目光,硬生生将话给断在喉头,顾竹寒仍旧是一瞬不瞬看着她,见她丝毫没有要说的意思,不禁冷笑,“你们这些人口口声声说我是你们的‘小主人’,可是你们何曾将我放在眼内?我都下定决心去大蔚救他了,为什么你们还要瞒着事实?难道我就如此不堪一击,永远都要被你们保护吗?”

黎致意一听,整个人忍不住抖了抖,她移开了放在顾竹寒身上的目光,只坚定地看着树林绵延不绝的前方,一字一顿道:“这次负责剿杀行动的人不是谁,正是彻王凌彻,由顺景老皇亲自下令,点选亲征。”

此言一出,银闇明显感受到怀中的人儿微不可察地轻颤了一下,随即她将自己的脊背挺得更直,仿佛是没有听见那个人的名字那般,她继续问道:“梵渊为何……‘造反’?”

她心中始终不相信梵渊会造反,虽然早已知道这次是凌彻带兵剿杀梵渊,可她仍然要问个清楚明白。

心中不是没有失望,也不是没有悔恨,这许许多多的情绪汇集成河,一波波如潮涌上心房,已然逼得她最后一丝保持的理智都要崩溃。

只听见黎致意继续道:“若真的要说梵渊造反的事情,那么就要从他迎回佛骨舍利的事情说起。”

“嗯。”顾竹寒轻轻“嗯”了一声,心中却是疑惑,梵渊“造反”会和佛骨舍利扯上关系?

“根据缪可言传过来的可靠情报再加上我自己的整理,整件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397。第397章 所谓“造反”

自梵渊护送完顾竹寒去南唐之后,他便按照之前两国的协议从南唐将千年佛骨舍利给迎回大蔚,这一切的事情都十分顺利,并无半点岔子。

但由于顺景帝下令新建的浮屠塔还未建成,是以佛骨舍利一直供奉在灵隐寺,每天焚香燃灯,以净化这多日来在路上的瘴气,好等到浮屠塔建成了,让圣僧举行盛典供奉进塔。

然而,事情发生的变故就在梵渊亲迎佛骨进塔的那一天。

新建的七级浮屠塔没有建在宫内,而是建在东门西门之间的广场上,那里居住的百姓相对来说比较少,而且风水极好,极有利于大蔚皇气的养成。

那一天,圣僧恭迎千年佛骨舍利进塔的场景盛大非凡,沿路百姓夹道相迎,万人空巷之际于天上爆出巨大绚烂的焰火,大蔚帝京的百姓不在意白天能不能看见焰火,就只是含着这样一种祈祷敬畏的思绪去做这样一件事情。

可见,他们都是极其信奉佛法,圣僧的存在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仅次于释迦的存在,是以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