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风在怒吼,火在跳跃,宛若那些逝去的年轻的生命。

十一月十三,冬至来的实在太快太快。

转眼间,漫天的大雪一直的下,就像夏季的飞絮一般,可是飞絮是那么的温暖,而雪花是冰冷的泪水。

朝堂上,清和帝面无表情,面对满朝文武对凯旋而来的胜利与喜瑞,而这位皇帝实在是太镇静了。

玄黄色的皇袍裹住伟岸的身材,两鬓的白发早已看出这个人已经老了,岁月磨砺了他的容颜,那深深皱纹宛若树皮,他那褪了光华的手有的没得在桌子上敲着,这个以蛮横的手段创造盛世的天子已经没了往日的风姿。

对于这个帝王,史书对其褒贬不一。虽然他杀兄夺位,可是他励精图治,让百姓结束了大夏中期割据战争的生活。

虽然他残杀手足,可是他整顿历法,任才唯用,让寒门子弟得以重用,分割大门阀势力,创造了大夏前所未有的盛世。

他看着眼前一堆奏折,两手工整的放在案椟之上,紫檀木的木桌子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气。

他右手的小拇指不由自主的敲着桌子,那扳指寒冷如冰,可是在激烈讨论的金殿之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一边采取激进的政策,将壬家余党该诛灭,这样才能永绝后患,毕竟壬家历史之久,根基之深无可比拟。

一边认为采取缓和的道路,对于这样的家族应该收买,一旦激起壬家余人不满,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虽然壬序被诛,可是壬家将才不少,到时候难免一场大战。

朝堂之上吵了几个早朝已久没有结果。

羽苒平和的看着眼前的地,平静之中总是闪现出清傲之色。

皇帝一招手,大臣立刻就停止了争吵,他不说哪一方有理,哪一方做法对。平静的就好像这些人的争吵根本不关他的事。

“北辰,你说——”直接略过太子二皇子,他的声音是满布沧桑还带着一点疲倦。

可是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他整个人看上去还是很有精神的。

“陛下——”北辰侯出列,“启陛下,壬序被诛,壬家早已去了顶梁柱,柱子一倒,壬家坍塌。既如此,倘若陛下给了这屋檐之下的卵鸟之庇护,他们又怎么会不感激苍天之浩荡?”

清和帝依旧不做声,淡淡的看着他。

“这人要留,但也不能留?”

“怎么个留法,怎么一个不留法?”

“留,自然要留忠心之人,据微臣所知,壬家除了南王壬序之外,其余各家分割店铺与土地,坐地抬价,圈地造房,这事已经弄得民怨渐起,所以要留也是留于国于家有功之臣,而私心太重收回土地房屋以消罪!”

一场战争,国库空虚,这样解决了国库的空虚的问题,也使得壬家的势力在慢慢的消减。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干老臣全都附议。

皇帝依旧默不作声的看着北辰侯,突然笑道:“北辰,朕多久没升你官了?”

“圣上对微臣之关爱浩若苍天。”

“七岁吧,你七岁之后就没有升过官了吧。”清和帝突然感叹时光匆匆,过得可是真快呀!

“对于这次壬序之乱,你功不可没,需要什么赏赐?”

“臣只是略尽绵薄之力,真正功不可没的是大夏的将士。”

“哈哈哈,不愧苏解当时举荐你,好,那就赏你一个普天同庆吧,任何将士宫女都可以归家探亲。”

这位帝王在一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喊之中登上金陵阁,那里是历代帝王三省吾身的地方。

自从这位皇帝继位以来就没有登上过金陵阁,他认为自己从未做错,不需要三省吾身。

可是这次他也不是认为自己做错,而是让自己的祖先看看现在的大夏与以往的大夏有何不同。

盛世由他起,在整个历史潮流之中,他流芳百世。他做错过,可是帝王不是圣人,不用多么高尚,他们需要的是国泰民安,这样百姓才会感恩戴德。

皇帝身边左边是贵妃,右边是皇后,金陵阁之下是满朝的文武。

看着前排一张张少年的面孔,皇帝忽然对着天下第一贤者苏解感慨道:“我们终究是老了,看着他们就想起来当年我们的意气风发与壮志凌云。”

“圣上还未老,还能再战二十年。”苏解躬身道。

清和帝并未说话,只是看着苍茫的天地陷入了深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