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叶清琭挑了街上最大的一个灯笼摊子,带着叶清珂挤进去。

“咦?珂珂?”一道熟悉的声音忽而从叶清珂身侧响起,叶清珂回头看去,发现原来是徐锦超。

徐锦超拍了拍仰头看灯笼的徐华蕊,示意她看叶清珂。

“小蕊儿,超超,你们也来看灯笼呀?”叶清珂笑弯了眼,一边朝徐锦超和徐华蕊挥手一边往二人身边挪,她没有忘记前几日和徐华蕊的约定,此刻特特问徐华蕊:“今年宫宴上的东西好吃么?”

宫宴上的食物可真不怎么样,以徐华蕊的教养做不出撇嘴的举动,但也是皱起了小脸小小声回答叶清珂:“都是冷菜,不好吃。”八月份已经初见寒意了,徐华蕊在这个时候更想要吃热腾腾的饭菜。

“嘿,没关系啊,一会儿我请你到酒楼上喝热汤补偿你。”叶清珂还挺乐呵,她好久没看到徐华蕊皱眉皱脸的表情了,今天见了就觉得稀奇,扭着身子隔空指着自家的酒楼,笑吟吟的道。

“好呀。”徐华蕊知道那家酒楼,常常有夫人会选在那儿小聚,徐夫人都带她去过好几次啦,东西可好吃了。徐华蕊知道那是叶清珂家里的产业,叶清珂愿意带她去吃,她当然是高兴的。

“这条街上就这个摊子上的灯笼最漂亮了,我跟哥哥在这里看了好久,每一个都好喜欢。珂珂你喜欢哪个灯笼?帮我挑一挑呗”徐华蕊拉着叶清珂问。

徐锦超也看着叶清珂,侧耳等待叶清珂的答案。

叶清珂仰起小脑袋随意扫视,不想一眼就看到了一只玉兔捣药的灯笼,她觉得这个灯笼长得有趣,而且和她今天打扮的玉兔模样很是相称哩。纵然有些小心动,叶清珂的目光却没有停留太久,她提议道:“这些灯笼都很漂亮,我也挑不出来最好看的那个,不如这样吧,我们不拘挑哪一个灯笼,从左边往右边、上边到下边,每一个灯笼都猜一遍,谁猜对了就谁买下来,回头都带回去挂上?”

徐锦超听着也觉得好,赞同道:“这个好。我们再分个组,我和蕊姐儿一组,珂珂你和你哥哥一组,咱们比着猜。”

“要是加上彩头不是更有趣?”叶清琭被点到了名,也不介意其他人都是比他小许多的小屁孩儿,兴致勃勃地加入,“输的一方改日要请赢的一方在酒楼里吃东西。”

王茹宝跟在后头听着,心里也很是意动,她小心拉了拉叶清琭的衣角,轻声问:“琭表哥,我可不可以一起玩?”

徐锦超听见王茹宝的声音,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和叶清珂打扮得相似的女孩儿是和叶清珂一块儿的,不必叶清琭开口,他便怀着歉意地补充道:“这个妹妹也和珂珂一组,为了公平,我这边加上我的书童可好?”

徐锦超的书童是徐康,叶清珂早看到他了。徐康长大以后很厉害,但现在还是比叶清琭矮的小豆丁呢。况且,她哥哥叶清琭也不赖的。

向来都不是很在意输赢的叶清珂点头,同意了徐康这个大助力加入徐锦超那边。

两方的比赛开始,第一个猜的是一个莲花状的西瓜灯笼。摊主是一个年轻的文人,觉得叶清珂等人的小比赛有趣,主动给他们降了难度,还许他们每人向外边求路人帮助一次。

☆、第15章

灯谜是要求以作一句有中秋寓意的诗句的,但摊主考虑到几个小孩儿的年龄,主动给他们降了难度,只要念出三句相关的诗句就算过关。

叶清珂一听眼睛就闪亮闪亮的,这个、这个她擅长呀。她前世被逼着背了可多的东西了,虽然可惜没能化成自己的,但好歹都背住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的《中秋登楼望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

别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呢,叶清珂张嘴就上来三句诗,中间连停顿都不带有的。

“好!小娘子果然聪慧过人!”摊主摆的这个摊显然是出于心中的雅思,而非为了赚钱养活家中。听完叶清珂背的诗句,他立刻大笑着拍掌叫好,没有一丝犹豫地把相应的灯笼拿下来递给叶清珂。

叶清珂难得羞涩了,嘴角的两个小酒窝轻轻浅浅的,配上嫩红的脸颊,特别惹人疼。她这不是占了大便宜么,得了灯笼便罢,当不得别人这么大的夸奖:“在家里爹爹和娘亲教我背了的,所以才那么快说出来。”

徐锦超觉得叶清珂红着脸的模样可爱,用手轻轻捏了捏她头上的丫髻,笑道:“那珂珂也还是很厉害。”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