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1/4页)

沈如月说道:“陆捕头尽管放心,我绝不会给您惹麻烦的。”

陆同章点点头,挥手喊道:“继续前进!”

队伍向西开进,林天鸿和沈如月紧跟随行,心中恨不得插翅飞到白莲教总舵。

到了县西码头,陆同章下令原地等候。

林天鸿走过来问道:“陆捕头,官兵作战一向不喜江湖人士相助,怎么此次例外了呢?”

陆同章高深莫测地一笑,拉他到背人处说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军中自有高人,此乃御人之道,用兵之道。古往今来,江湖人士多占山为王,打着侠义的名号收揽人心,有了些名望势力便拥兵自重,实乃朝廷之隐患,白莲教便是例子。如此以江湖人物来攻打江湖帮派,可是高明之举啊!”陆同章不无得意。

林天鸿心头一震,说道:“江湖上侠义之士颇多,确实也真的做下了不少济贫扶弱的好事,他们不懂排兵布阵,如此大举掩杀,岂不是多有死伤?这太残忍了。”

陆同章说道:“那又怎样?难道等他们羽翼丰满公然对抗朝廷时再杀?你不懂为官之道,不懂用兵之道,不要操这份心了,珍重自己便是。”

林天鸿说道:“可是······”

陆同章说道:“好了,不要顾虑许多,官兵也不是吃素的,现如今已把白莲教总坛围得铁通似的,不会死伤许多人。哎呦······来了!”他迎上岸边。

只见三艘巨大的官船驶来。鲜兵亮甲,船坚炮利,赤红的大旗上金丝绣着大大的“陈”字,一个威武的将军立于枪林刺空的船头。

陆同章拱手说道:“汶上县衙捕头陆同章奉命前来,听候陈将军调遣。”

那陈将军点头说道:“陆捕头辛苦了,请上船。”

陆同章说道:“卑职遵命。”挥手命许青、李达、张亮带人分乘后面两艘,他招呼林天鸿、沈如月一同登上前面的船。

后两艘船上有许多团练带队的江湖人物,而前船上皆是一色的官兵将士,见到林天鸿和沈如月二人,都现出疑惑之色。陆同章在陈将军面前低声说了几句话,又向林天鸿和沈如月指点了几下。

陈将军点头说道:“只要对剿匪有利,那倒也无妨,让他们随军前去就是,量他们也不敢有不轨之心。前军先锋已将匪巢围了个水泄不通,也不怕他们起不轨之心。”说完,也不再理会二人,向前一挥手。

水手得令,挥旗开船。

陆同章走过来说道:“陈将军说前事既往不咎,还可以立功赎罪。”

沈如月心中一动,问道:“是不是白莲教的人只要投诚改过也可以立功赎罪?”

陆同章思忖一阵,说道:“若是反戈投诚,应该也可以立功赎罪。皇恩浩荡,听说此番圣上下旨,不欲牵连太广。”

沈如月神色一阵激动,想要流泪,心中轻松不少。

船不顺水,又遇逆风,行驶慢了许多,至傍晚时分才过任城水域。有小兵进舱禀报:“启禀将军,吴大人在前恭候待命。”

陈将军问道:“率有多少军兵?乘几艘战船?”

小兵回道:“船有五艘,军兵应不下三百人。”

陈将军笑道:“好,快请吴大人过来说话。”

火把灯光照映下,吴大人大腹便便,满面油光闪亮,摇摇晃晃地来到大船上。他一双目珠盯着林天鸿、沈如月骨碌碌一阵滚动,然后他整衣正冠,拿腔作势地轻咳了两声,弯身走进船舱。

只听吴大人在舱内正正嗓音说道:“下官吴仁兴参见将军,祝将军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陈将军说道:“吴大人无需多礼,坐下说话。”

落座声音响过,陆同章浑厚恭敬的声音又响起:“汶上县衙捕头陆同章见过吴大人。”

吴仁兴一怔,说道:“噢!你就是陆同章?传闻你武艺高强断案如神,今日一见果真气宇不凡啊!”

陆同章说道:“大人见笑了,那都是朋友们谬赞,卑职愧不敢当。”

陈、吴二人点头笑了笑,让请品茶。

碗盖相撞,叮当有声,吴仁兴放下茶碗,说道:“下官不懂兵法,奉命来协助将军,荣幸之至却也惶恐,剿匪诸事还要将军一己拿主意,下官听候差遣就是。”

陈将军笑道:“吴大人何必自谦?我可听说吴大人是谙熟兵法的。再说了,我两万先行军已把匪巢围得飞鸟难进,只待你我二人前去一声令下,四面掩杀,即可一举攻破,尽歼白匪。剿匪小事,有何难哉?我们是无需费心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