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他开始上课。

时值寒冬,外头冷风呼呼地吹,教室里紧闭门窗,大家聚在一起。在这样温暖的环境中,学生们一个个都倒了下去,趴在桌上补眠。室内安静地只剩石正辕的说话声。

“篆书有大篆、小篆之分,而大篆又有广义、狭义之分。”他说着,列出大篆所包括的文字种类,丝毫没有介意底下已睡成一片。

他也不想把课讲得那么枯燥,可他的主攻方向又不是文字学,只能照本宣科。

卢秉一刚把历史年代表抄好,一抬头,发现周围的同学都睡着了。她收好问别人借来的历史书,趁石正辕不注意,伸了个懒腰。

“甲骨文、金文……留文?”她顺口念出了他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因为环境实在太寂静,她原本细微的声音被衬托得无限大,石正辕听见她的动静,一愣,指指“籀文”:“这字不念留,它和咒同音。”他在字上补写了拼音,又道:“大家注意这个字的读音。”

大家?卢秉一伸直腰杆,前后扫视一番,“大家”明明都睡了,有谁还听得到。再次将目光投向石正辕,却见他依旧认真讲课,哪怕只剩她一个人在听。

卢秉一托着头,竟跟着听了下去。屋外的风还在肆虐,屋内的温度却不断升高。她摸了摸脸颊,似乎有些发烫。

一定是因为教室里人多氧气少,自己二氧化碳中毒了。她想着,坚定地点点头。

嗯,一定是这样。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大家终于来了精神。男生结伴去打球,女生们则奔向食堂。

卢秉一吃完晚饭,回到寝室,才发现自己的历史笔记本落在了教室。她不情愿地穿好外套,赶回教室。

当她来到四教顶楼,夕阳在地平线上挣扎着,淹没得只剩一个头顶了。

她站在楼梯口,喘着粗气,正准备走向教室,却意外扫到一个人影靠在走廊的栏杆上。

她收回脚步,认出那是石正辕。

他不是早就该坐车回本部了吗?卢秉一把自己隐藏在楼道的暗处,不敢贸然走上前去。可她又实在好奇,便眯着眼观察他。

夕阳几乎完全被地平线吞噬,只有些许余晖。教学楼前面的灯光球场早已亮起了灯,一群热血少年迎击寒风,在同伴的鼓励下,运球、上篮、得分。欢呼声一浪大过一浪。

更远处的人工湖映着橙红的天色,风呼啸而过,刮起的波光却悄无声息,一棱一棱的。石正辕将沉静的目光投向那片水域,眼中雾气渐浓。

卢秉一不知道他要在这里待到何时,忍不住想要走过去。

嗯?她靠近了两步,再次停下来。她在他眼中看到了反光物,那比湖水更为澄澈的,分明是泪。

他旁若无人地吸着鼻子,任由泪水攻占眼眶,和上课时的样子判若两人。昼夜之交的巨大压力正在击垮他的防线。

他在哭?卢秉一揉了揉眼睛,确信自己的判断。

为什么要哭?

落日余晖的光线太强,篮球亲吻大地的声音太密集。而她的世界里,此时此刻,只剩那道压抑的剪影。她的心好像也跟着沉重起来。

她一向讨厌别人哭,尤其是男人——她鄙视那样的人。但面对他,却不是了。连她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也许,每个人都有一个被戳中的时刻。而对于她来说,恰好是现在,就是现在。

她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哭得这么伤心的人,竟能在讲台上如此镇定地上着课。

她不知道他隐忍了多久,她回忆他刚才在课堂上的样子,忽然觉得有些揪心。

她不知道自己这样算不算是中邪了,她只知道,她想理解他,她想了解他。

后来,她没有拿回历史笔记本。再后来,她撤回了转专业的报名。班导找她谈了一次话,鼓励她去追寻她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她说,她开始对语言学感兴趣了。班导则开玩笑地说,语言学这碗饭太难吃了。她知道班导是好心,但她更愿意相信自己,相信凡事努力就会有回报。

再再后来,班导去了其他学校。多年后她们在一场研讨会上碰面,班导问她,当年究竟怎么想的。她只是笑笑,不说话。班导还想和她细聊,无奈还要接孩子放学,留了新的联系方式便匆忙分别。

还重要吗?当初的理由。

她看着班导如今小女人似的幸福背影,默然。现在一切都好,如同此时的我,也如同此刻的你。那又何必追问曾经。

曾迩拖着步子走向楼梯,不再对所谓“意外”抱有任何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