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1/4页)

幌铝耍 �

“这样不是挺好,其实我超喜欢最后火热直窜遍全身的感觉!”苏子墨咯咯地笑道。

孙易当然不会拒绝,由于陆青有了第一次,第二次也就不难了,而且这女人嘛,三十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以至于孙易都有些吃不消了。

第二天从苏子墨这里出来的时候,脚步还有些虚浮,眼圈都有些黑了,吓得他连梦岚那里都没敢去,直接回了村子,先补上一大觉再说。

很快的,播种机被调了过来,是一台大型的全自动播种机,只需要把种子倒进特制的大斗里,播种机就可以自动犁地、播种、覆土。

孙易找来了三台播种机,分别交给了三个村子来使用,前后只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所有的地全部种完了,只有一些边边角角需要自家用拖拉机再播种一下,劳动强度大大减小了。

而费用少到连这三村村民都觉得吃惊,这就算是他们购买了新式种子的售后服务了,孙易也没赚什么钱,反而陪了万把块,这比起之前倒卖种子赚的三十来万就不值一提了。

孙易现在做事摸到了一个规律,就是从来都不把事情做绝,人也不能掉到钱眼里去,该大方的时候一定要大方,最好大方到人家以为你是傻子,有事才会主动找上门来,到时候能不能把握机会才是考验自己的时候。

至于这份钱,柳姐十分坚决地拿出一半来交给孙易,因为种子销售她也有参与,甚至孙易直接分了她一半,赚钱可以一起赚,赔钱也一定要一起赔。

对于这几千块,孙易也没有拒绝,柳姐有的时候性子倔犟着呢。

第134章:数量很少

今年的地种得快,地种完的时候,蛤蟆才刚刚开始叫,大河池塘也都刚刚开化,孙易家里那些池子也堆满了雪水和半化的积雪,天气不冷不热正正好好。

这个季节正是挖野菜的好时节,野菜刚刚发芽,嫩得一掐就出水,口感极佳而且没有任何苦涩的味道。

婆婆丁、车轮菜、刺嫩芽,还有刚刚冒头的柳蒿芽,除了柳蒿芽之外,其它的野菜只要洗干净,大饼上抹上酱,再卷上这些翠翠嫩嫩的野菜,那才是真正的人间美食,能把那些星级酒店的饭菜甩出八条街去。

孙易就不太爱吃柳蒿芽,这东西长得有些像可以喂猪的蒿子,但是茎杆和叶片都极为干净,没有那些绒毛,这东西用水抄一下蘸酱吃,或是直接用来炖排骨,是当地的一道美味。

但是孙易受不了那股多多少少都有的蒿子味,每次一闻到,就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猪食里的蒿子味来。

而且现在已经渡过一片苍白万生寂静的冬季,在春季里,还有一种美味就是刚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蛤蟆。

这里的蛤蟆主要就是林蛙,也称为哈什蟆,青蛙也有,但是数量很少。

这个季节的蛤蟆刚刚熬过了一个冬天,秋天存下的食物早就消化得干干净净,再加上此时蚊虫未起,苏醒过来的蛤蟆正只顾着春天育卵,什么都不吃,干净得很。

要是能找到蛤蟆窝,掏上一窝就能掏出一水桶的蛤蟆来,早些年一天了春天,就能看到那些年青人拎着铁丝编成了罩网,再拎着水桶,领着一个个的小孩寻找池塘、河岔,然后捞出一桶桶的蛤蟆。

自家吃一些,然后大量出售,早些年,由于蛤蟆和鸟类打杀得太狠了,一到夏季虫子活跃的季节,道路两侧,还有村庄四周的树林里就会挂满了白色的虫网,甚至连野果都结不下来,一颗树被吃得干干净净,只有深入山林,情况才会有所好转。

这些年随着年青的出走,再加上北方人口的减少,使得猎杀的人也开始变少,生命总会找到出路,也会找到最佳的繁育时期,现在周边的农村鸟蛙已经恢复了很多,至少路边的树上在夏季不会放眼望去尽是虫网了。

虫子多代表的食物也多,时常能够看到大片的鸟群呼拉拉的在空中飞过。

孙易躺在草地上耳中听着蛙鸣声,看着大群的鸟在头顶忽拉拉如同一片黑云一样飞过,整个人都变得轻飘飘了起来。

他在城里一个打一百个,打拼出几百万财产,甚至把大公司的女老总都给搞了,都没有听蛙鸣,看鸟飞来得幸福痛快。

柳姐的身边放着一个小小的篮子,里头还有半篮子野菜,穿着一身粗布衣的柳姐拢了拢自己的头发,也躺到了孙易的身边,两个就这么静青地躺着,听蛙鸣,看鸟飞,看云行,寂静而又安逸。

孙易迷迷糊糊的有些要睡着了,耳边传来柳姐轻弱的呼吸声,让他不由得想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