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亮哥嘿嘿笑:“你和子霂形容的一样拗。”

原来他是这么看我的。我笑了:“我只是不愿成为任何人的包袱,不想让别人因为我的关系感到负累。”

这是我的心里话。依赖是会上瘾的,不管依赖谁都会让我有随时失去的焦虑。

我也没去找李骁,我不愿意再利用他的爱来成全自己,他不是一个没有知觉,不会呻吟的工具,虽然他从不喊痛,我终得顾及他的感受。

兰特助第二天就联系上我,我们约在医院附近一家咖啡厅见面。上海的咖啡厅星罗棋布,是上海的独有风景,人们在这里聊天,看报纸,听音乐,休息,闲散地享受着咖啡般浓郁的生活。

此时是正午,如水的阳光从大幅玻璃窗外透射进来,使人开始感觉到了微微的热度。

兰特助带着我,把报名表等一系列的资料,方方面面的有关事宜全部办妥。她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一切处理清楚,就起身走人,没有任何闲话家常。她的眼神里从始至终没有任何情绪,看不出她对整件事究竟知道多少,更看不出她对此有什么看法。

我在后面叫住她:“兰特助。”

她转身,安静地等待我往下说。

我简短地说:“我需要一位辅导老师。”

她略微点点头:“我会给你找业内最好的老师带你。还有事吗?”

我诚心地说:“谢谢!”

她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笑容很浅,一闪即逝。

这样的兰特助让我想起了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真是羡慕不已,真不知我何时能够像她,无论面对的是什么,都能够镇镇定定,若无其事。

我的生活历来热闹非凡,总是这方唱罢,那方登场。等我回到医院,看到曾芒溪等在病房外面的长椅上。虽然她戴了墨镜和帽子,全副武装,但我对她太熟悉,想看不出来都难。

她迎上我:“我们聊两句吧!”

我们走到走廊尽头的玻璃窗前。她看着我,很受伤的表情:“我真想不到你会做出这么卑鄙的事情。”

我冷笑:“这件事给你的教训,就是不要随时想把别人玩弄于股掌,打疼了,别人会还手,跌痛了,别人也会挖坑给你跳。我仅仅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她想发火,却意外地咬牙忍下去了。

我继续说:“还有,我奉劝你一句,凡事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个道理我想你也明白。”

“你什么意思?”

我不作正面回答:“你明白我的意思。如果真不明白,你自己琢磨。话说一半点到即止,以及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些都是做人的不二法则。”

说完,我调头就走,这场战,她输得一败涂地,我再没有和她周旋的必要。

兰特助办事效率奇高。一个小时后便通知我去排练。我问了地址,中途换了三趟公车,到了她说的地方。

那是一座红色尖顶的洋楼,掩蔽在高大的落叶法国梧桐之中,像一个失去了青春,却心犹不甘的女子,涂着衰败的脂粉,幽怨地歌唱,哀悼自己失去的美丽年华。

我很意外。我以为要去的地方是一个热闹的排练场,有宽大的木质地板,四面墙都是镜子,屋子里挤满了漂亮青春的女孩子们,她们为了梦想的腾飞努力排练,一遍遍地重复着老师教的肢体动作,汗水沾湿了她们花一样的脸庞,顺着曲线优美的脖颈,流进饱满的胸脯。

不可否认我对那样的场景有点怕,内心有着无法消除的抗拒。我还不习惯在人多的地方,舒展自己的身体。我知道总有一天我必须学会习惯,并且还要得心应手,但我需要一个稍微的过渡,来放松我的神经。

当站在楼下时,我听到了钢琴声。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曲子,但是我听得出那种千帆过尽后的澄明,沧海后的平静。悠扬的琴声在这恬静的下午如天籁之音传来,不禁让我对小楼主人充满了遐想。

我从包里把李骁的手稿拿出来,穿过那片不大的绿草坪,顺着楼梯往上走。扶手被磨得很光滑,颜色泛着铜红色,很颓靡的那种红,一种旧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几乎要以为自己走的是一条时光隧道,隧道尽头我将看到的是旧上海那些穿着美丽旗袍的女子,她们的眼里有着烟花般的寂寞。她们嬉闹着,追逐着,在时代的主流中逐渐老去。

门没关。我看到的当然不是幻象中的情景,那些都不过是我的错觉。我走完最后一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