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所以呢?”于礼转过身,居高临下的望着她,虽然微笑着,但浑身都散发着令她想发抖的寒意。

“所以——”锦玉低下头,越说越小声,“所以——我不跟你去那个地方了。”

“洛锦玉!”于礼抬起她的下巴,冷笑道“先对我投怀送抱,现在又若即若离,你这是欲擒故纵?”

他的双眸好像淬了冰,冷冷的望了她数秒,对着她闪烁不定的眼神一字一句的说道,“我,告,诉,你,我不吃这套!”

于礼狠狠甩了手,转过身大步流星地走向那辆蓝色宝马。

锦玉被他甩得还没站稳,那辆车已经吱呀一声在她身前一个急刹。于礼面若冰霜,摇下车窗,用不可商量的语气命令道“上车!”

作者有话要说:

☆、锦玉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锦玉学的第一首古诗。

不用老师讲解,其中意思她身体力行,领悟得无比透彻。

一粒大米的由来——先是要除草犁田,然后播种,秧苗长到一定时候还要拔秧,然后又是犁田,犁一次,耙两次,才能撒肥插秧。秧苗插下去后,还要施肥,除草,喷洒农药。稻谷成熟以后,收割稻子,打谷子,晒谷子,晒干后还要风里面的叶碎,谷屑,骨壳,剩下饱满的谷子才能出米。

然后呢?做一顿饭饭还要把米洗干净才能上锅。

虽然不能说每一道工序锦玉都做过,但十有八九已是辛苦至极。

所以读高中的时候,锦玉见到很多女同学为了减肥把自己碗里的肉和饭都倒掉,只余下一点青菜吃。心里不知道有多难受。

那么多白花花的米饭,父亲和她们姐妹不知道要流多少汗水才换得来。

还有肉。

锦玉记得的,小的时候,要逢年过节才能吃一顿好一点的饭菜。但一年的节日,又有几个呢?

清明祭祖,端午,中秋,冬至,还有就是除夕了。

以前总是盼着过年,到十二月二十的时候日子就好像特别漫长一样。总是掰着手指头在算,还有十天,还有九天,还有八天,哎——这日子怎么过得那么慢啊!

除夕那天,早早就起床,先要到山上割两篮子的草回来喂牛。然后烧水杀鸡,一年才吃那么几次的白切鸡,杀好后,整只放到锅里开盖煮着,那味道,在烧火的时候就忍不住直流口水。

因为家里的习俗,除夕夜是要拜祭祖先和各路神仙的。于是锦玉便又觉得这祭祀过程繁琐得很,简直如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那时她刚刚读初中,腹中有了些少墨水,已经有些轻视这些迷信活动了。她崇信科学,以为这些不过是为了安心和纪念的无聊行为。

曾祖父,祖父,灶君,财神,土地公……

锦玉心不在焉地端着茶水,跟着父亲一轮一轮的重复着。

这时间,简直是一小时都如三秋啊!

她多艰难才等到晚饭那只鸡腿啊。所以一连吃了两碗饭都舍不得动它。同村的小孩子有这样的习惯,吃饱饭后才拿着自己的鸡腿出来玩,凑在一起,总要比一谁的鸡腿大,才肯细嚼慢咽地吃掉。

***

于礼一路上都沉着脸不说话,车子开得飞快。

锦玉倒也不怕,坐在他身侧,还有兴致看窗外风景。这路,好像也是回她那儿的呀!咦?他知道她住哪里吗?

显然,于副市是不知道的。因为他把车子停在她家附近的一个高档小区里。

于礼熄了火,拔了车钥匙,开了车门下来,关门上保险锁。动作一气呵成。

锦玉见他这阵势,不敢造次,乖乖滚了下来,轻手轻脚地点关好了门,默默地走到他身边。

于礼也不说话,大步流星地就往小区花园里走去。他人高脚长走得快,锦玉穿着五厘米的高跟鞋追的无比吃力。经过大门的时候,两个保安恭敬的行了点头礼。于礼也没搭理,继续大步流行直奔电梯。

他按了九楼的键,然后双手插进西裤裤袋里,一派悠闲。

锦玉好不容易追上来,背靠着电梯墙壁,气喘如牛。那么大一个花园,那么长一段石子路~~

“到了。”于礼带着揶揄的语气,把还没回魂的人从电梯里拽出来。

锦玉本来就累,再看他这副表情,简直一句话都不想和他说。由着他牵着她进了905的房间。

只听到轻轻的啪一声,灯亮了。

是一间两居室,设计简单大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