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温吞吞的生活很难改变,尽管一年见不到一次,但她和何轻轻的感情却好的很。有时候两人煲电话粥能煲几个小时,内容仅仅是一部电视剧的感悟,常常会听到何轻轻青梅竹马的男朋友杨凡在那边小声催何轻轻,结果何轻轻不给面子毫不遮掩地训杨凡“睡你的去,别打扰我们”。自从何轻轻半年多前主持了这个晚间的节目,两个人几乎就没再通过电话,当初知道是去杭州,余宝笙激动了小半天。

收拾完行李,洗脸做一套面膜,这是何轻轻每次都要警告她的,北方气候干燥,只要闲下功夫来就要覆一张面膜补补水,否则,没找到男朋友前就得先面对自己越来越深刻的皱纹,余宝笙倒不是有多担心外貌如何,不过无事可做而已。

卸下面膜,对着镜子里那张尚可称作年轻的脸,细细摩挲,并不见一丝皱纹,皮肤仍然紧实,除了眼底有些睡眠不足的微肿外,一张脸还看的过去,梳个童花头也可勉强到大学里混一混,可是她怎么就觉得自己心里已经很老很老,老到只顾吃睡,已经没有任何杂七杂八的念头,老到看到乔远峰,也没有了多余的绮念,在未来人生尚不分明的时候她余宝笙就被爱情狠狠地撞了腰,到现在就是当个旁观者看别人爱来恨去,自己却不想再费力经营花前月下的浪漫和掏心掏肺的爱情,大概到了年纪大得不能再大的时候,找一个志同道合纯粹想要婚姻想要孩子的人结婚,生个娃儿,搭着伴儿过日子吧。

有一次何轻轻说她,你自己想明白了,现在人家愿意花时间花金钱跟你谈恋爱的时候你却防备懒惰,等以后人家跟你直奔主题的时候,你可别抱怨婚姻太□没有爱情。余宝笙笑,有时候也想父母多情的因子真没有遗传给她,当年母亲在华裔学者的追求下,脸上绽放的光芒胜过十七八岁小姑娘初遇爱情的美丽,而眼下父亲和秦阿姨的甜蜜温馨也常叫她觉得自己是多出来的灯泡。

拍点儿护肤霜,龇牙咧嘴冲镜子里的人乐一下,或许是懒得动心的缘故,或许是护理还算勤快,别人总评价余宝笙比其他同龄人要显得年轻,这算是老天的额外赐予吗?躺到床上快要睡着的时刻,大脑里突然迸出一个念头“这张脸护理得年轻漂亮又给谁看呢?”

第五章

父亲和秦阿姨都不在家,余宝笙给小阿姨放了假,回到自己的房子睡觉。

九年前,或许是为了避开那些老熟人貌似关心的询问,父亲和母亲离婚后很快就调到北京工作。也难怪,父亲是省医大的一名教授,母亲是省医大附属医院的一名护士长,到后来父亲到政府机构任职,几乎整个卫生系统都是熟人,要么是同事,要么是朋友,要么是师生,要么是上下级,反正父母亲的平和分手震惊了所有认识他们的人,余教授和沈护士长最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怎么就不声不响地离婚了呢?二年后,母亲因照顾一个美籍华裔学者病号而结下一段姻缘。学者来讲学结果水土不服住进医院,沈护士长率领小护士们悉心照顾,学者病好了,却有意于母亲,一番热烈追求后,母亲也动了心,唯一不确定的是还在读书的女儿。余宝笙是在情人节晚上在小区外看到母亲从一辆车上下来手里拿着大捧的白玫瑰后知晓整个事情的,于是主动找母亲谈话,说再过一年她也到北京读书,父亲在那边,估计她也不会再回这里,母亲不用担心她,有了合适的人就追求自己的幸福去吧。一番话入情入理,沈护士长感慨万千,忍不住痛哭,当年她和余教授离婚都没怎么考虑女儿的感受,如今却又要小小的孩子受一回罪。最终,沈护士长辞去公职嫁给学者定居国外,到如今婚姻美满。那时候余宝笙已经准备到北京去读书,沈护士长觉得对不住女儿,把老房子卖掉,钱委托给前夫让他在北京帮女儿购置一套住房。

房子不是很大,大概也就六七十平方米,但胜在地理位置好。余宝笙很少回来住,刚开始是因为住校,后来毕业秦阿姨总让她回去住,秦副院长是真的喜欢她,余宝笙也不能太小家子气索性就长住下来,后来凑成的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

打电话叫一份外卖的时间,余宝笙准备拿出皮箱把出差换洗的衣服资料收拾进去。箱子很久没有用,从柜子顶上搬下来的时候带下来一个塑料包,差点儿砸中脑袋,上面大概也落了细细的灰尘,扬起来,看不见却惹得余宝笙打几个喷嚏。盯了半天想不起塑料包裹里面裹着什么这么严实,索性把箱子扔一边歪身坐在地上把缠在上面的细绳一圈圈解开,里面还是个报纸包着的包裹,再打开来手一松,一个猴皮筋绑着的信封包掉在地上,还有一个盒子。余宝笙的手变得迟疑起来,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她把这些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