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姐姐要的是稳中求胜,扶摇直上固然是好,可爬得越高,便容易摔得越惨。六宫一同晋封,姐姐在其中便不至太过显眼,也算是另一种自保之策。”

环佩沉思道:“成妃所说的大封后宫,指的是贵嫔及以下的妃嫔可予以擢升。这样算来,慕姬娘娘封妃,仍然还是其中最为显眼的一个。”

洛瑕道:“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

对于慕心绮来说,这样的荣宠或许只会将她置于炭火其上,可于洛瑕,同她交好的慕心绮荣宠至此,却也并无坏处。她要求的,是一条归路,是元周天下倾覆后致使的星轨错乱。后宫同前朝息息相关,这里的任何一起风波都可能导致前朝的政局变化。洛瑕虽不懂律例文章、经纬政事,可大抵也能晓得后宫女子对于其家族的价值。慕心绮势头如日中天,慕晟年前官拜右相,无一不昭示着慕家作为元周世家大族的重新崛起。而慕家得势,必定会引起其余世家的忌惮。

世家之于元周,往重了说,便是国之基石也不为过。十八年前前丞相只手遮天,势力盘根错节,朝中大半官员与其交好之人、沾亲带故之人、其门生出身之人比比皆是。如此大权之下,前丞相不免生出不臣之心,纠集兵马欲逼宫夺位。彼世若非元周几大世族集结义军勤王都城,恐怕元周天下早已易主。皇帝对世族的依赖可想而知。

这些世家大族对于元周政局,向来举足轻重。如若世家怀有二心,皇权必定会受到动摇。承平皇帝治下虽无大事,可也致使百姓对皇权的归属感普遍不强。说得大逆不道些,皇帝年事已高,又因醉心修道之事,已长时间不大理政,在民间早已失去了其一呼百应的地位。倒是几位在朝中身任要职的皇子,在百姓眼中的形象却还要鲜活些。

洛瑕大略估算了些其中利害,终于决定任其发展。

“此事还是应当同姐姐再细说一番。环佩,明日你若无事,便同我往长春宫去一趟罢。”

环佩颔首:“好。”

“紫微垣黯淡,天市垣西北处与之呈融合之势,渐有混沌,一星横贯其间。”

“帝星式微,相反却是市井江湖似有崛起之兆,另有别处来人干扰时局……呵呵,这‘别处’,还真是教人眼界大开。”

他将手中黑白残子贴至唇边,温柔摩挲犹如情人絮语缱绻:

“你说想看天下大乱,可如今,这元周天下是当真离乱在即,也不知你还看不看得到。”

夜色里他一尾衣角飘零,形单影只的侧影,只令人觉着仿佛他已孤身万年,并且还会一直这样孑然茕茕下去,直至地老天荒——

“……命翰林学士孙赢,持节进封,册恭贵嫔曹氏为昭媛,献贵嫔严氏为淑媛,肃贵嫔郑氏为修媛,僖贵嫔冯氏为昭容,简贵嫔魏氏为淑容,婕妤洛氏为妩贵嫔,婕妤……”白衣男子搁了笔,寥寥伸展了下手臂,抬眼时却见面前雪衣女子淡静而立,上一刻还被疲惫爬满眼角的一张俊美面容,此时已遍布笑意,“你来了。”

☆、(三十六)

承平三十二年三月初四,皇帝一道圣旨晓谕六宫:“命翰林学士孙赢,持节晋封,册康妃韩氏为孝康夫人,慕姬为盈妃,恭贵嫔曹氏为昭媛,献贵嫔严氏为淑媛,肃贵嫔郑氏为修媛,僖贵嫔冯氏为昭容,简贵嫔魏氏为淑容,婕妤洛氏为妩贵嫔,婕妤陶氏为章贵嫔,婕妤潘氏为庄贵嫔,容华窦氏为婕妤,容华葛氏为婕妤,容华范氏为婕妤,充仪卢氏为容华,充容谢氏为容华,良娣乔氏为环贵人。淑妃卫氏、贤妃祝氏、德妃彭氏份例视同贵妃,列荣夫人赵氏份例视同正一品妃,文妃何氏、成妃吕氏份例视同从一品夫人,昭仪周氏、淑仪何氏、修仪杨氏份例视同正二品妃。”

这般看来,倒又是与洛瑕此前听闻的有些出入。此前她只从环佩处听闻成妃向皇帝提议六宫一同晋封,而慕心绮则是晋封诸人中位份最高者。可如今看这一道圣旨,慕心绮封盈妃之上,更有康妃韩氏册为孝康夫人,倒是不再显得她一枝独秀引人注目。再者她也未曾听闻列荣夫人等人提升份例一事。看来在她目所不及之处,倒是还有另一只手在拨动着后宫这一潭水。

皇帝在位三十多年,期间虽十五年未曾选秀,后宫未进新人,可原本宫中诸人的晋封却因有列荣夫人操持,素来依例而行,并未因皇帝极少关心而荒废。故而今日,皇帝后宫之中但凡是资历深重些的旧人,位份都在从四品以上。

此番大封六宫,明着虽未晋封从二品以上几位妃嫔,可却将其份例各提升一等,以示皇帝恩泽一视同仁。竟也不知是何方神圣,所思所想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