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第一天是笔试,从上午九点持续到下午一点,分为阅读、作文、听力、文法和词汇四项,其间有半个小时的休息。这些加上第二天的口试,一共是五项考试,分作三组计分,即阅读和作文,听力和口语,文法和词汇,每一组成绩都必须达到各组总分的70%才算通过。

四个小时挨下来,阅读和作文,马马虎虎,文法和词汇,凑凑合合,而听力一项,战战兢兢。我在考场外结识了一个上外大四的女生,出了考场后她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听力真TM坑爹啊!”

我闻言倍感安慰。

本着民以食为天的人生信条,坐地铁路过中山公园时,我特意下车吃了碗香喷喷的黄鱼面,紧接着奔回家准备口语考试。常言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和那些有外教出过国的孩子比起来,肯定是快不如人,我所能做的,就是做足准备,让这杆非标配的枪起码光可鉴人。

口语考试分为三个部分,看图说话,个人阐述和双方对话。我在看到考官时忍不住一阵暗喜:高眉深目,棕发碧眼,眉梢挂笑,真帅啊!看上去真善良啊!

可是你知道的,有句话叫人不可貌相。

第一个部分,我抽到的四张连环画以图书馆里为场景,反映的是大声喧哗的问题。按规定,第一到第三幅图由考生单独描述,第四幅图是即兴的会话表演。老天保佑,真心不难。简单的寒暄之后,帅哥考官指指图,说:“告诉我第一幅图里发生了什么。”

我于是老老实实地描述图片里的内容,本着多说好过不说的原则努力发挥。过了大约一分钟,说到再无细节可挖时,还不见下一步指示,我于是困惑地抬起头用眼神寻求帮助。

帅哥打量了我一秒,紧了紧眉头:“好吧,那我们现在来表演最后一幅图片里的场景。”

我石化了。苍天呐!您刚刚不是说只让我描述第一幅图的吗?然后瞬间反应过来,我怎么这么二,人家其实就是让我一鼓作气说完呀!

这时候想到张口解释,却因为突袭的紧张和胆怯,迟迟组织不了语言开口,我只好认栽,强自镇定,硬着头皮全力应付下面的对话。心里面狠狠地笑话自己,自我介绍时还说自个儿是名翻译,奶奶的,我可真耸。

天可怜见,个人阐述环节我抽到的话题是事先准备充分而又贴近生活的“生日”。

我按照之前在草稿上列出的提纲不间断阐述了三分钟,虽然起初因为犯耸而声线微颤,但我一直直视着帅哥的绿眼睛传达积极信息,最后让自己镇定下来。

没想到这家伙是个刺头。在结束常规对话后,他眯了眯眼睛摊开双手做困惑状,追加了一个很不常规的问题:“你刚刚阐述了生日的意义和聚会的欢乐,那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儿曾经让你不想过生日的?”

不想要,很多时候,不是不想要,而是我想要的,别人给不了。

对于这个剑走偏锋的问题,我很想这样有深度地回答。可是这样的深度用西语解释起来,我对自己没有信心。于是我注视着他漂亮的绿眼睛,笑容真挚诚恳:“这个啊,真没有。”

我从考场走出来,胸口卸下巨石般,呼吸瞬间通畅了许多。出了测试区门口,居然又遇到昨天那个上外的女孩。她很惊喜地和我打招呼:“嗨!怎么样,碰到变态的考题没?”

我摇头:“没有。”话一落音,人就失神起来。

其实怎么会没有呢?明明就有啊。

两年前,我十九岁,在大学校园北门外的餐馆里,我过过一个最难忘的生日,以至于让其后两年的生日,索然无味。

那一年的清明

袁更新

否极泰来。

一天两场风波之后,十一月余下的日子过得顺风顺水,连着十次值班甚至没有遇到行李超重乘客扯皮的麻烦。

这件事另一个正面影响,是直接改善了我的人际关系。作为我的同事兼室友,涛子凭借他邪门的正确判断,赢得了我暂时的信任。之后在他种种口出狂言之际,我嘴上虽然不予附和,脑子里却会留个神把话过一遍,不求兴旺发达,但求无病无灾。

日子水过无痕。这个月里,我因为排班变动和林栗碰了几次面,我因心有亏欠总是笑容闪烁,相比之下她倒一片坦然。好在因为柜台流动时常不在一侧,工作时不用近距离接触,省去了在所难免的尴尬。

有一天早上我们在食堂迎面碰见,她端着餐盘从我身边走过时,顺手夹了一根金黄酥脆的油条放到我的盘子里,迎上我吃惊的目光,笑意浅淡:“以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